探秘云台寺

济南日报 2022-02-28 23:46 大字

□宋文东

在港九路云台寺站下了公交车,马路对面就有一座刻有“云台寺”三个大字的石牌坊,这算是云台寺的一门吧。

过了牌坊,沿着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往东走,大约400米后右拐,眼前顿时一片敞亮。近处的锦洋湖,湖水雪青,碧波荡漾,绿树倒映,风光如画。稍远处的一条幽谷之中,隐隐露出一角翘檐黄瓦的古建筑,这就是云台寺。

云台寺南面山顶上有一堆元宝状巨石堆叠着,据说阴雨天气,巨石周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状似云台,极为壮观,云台山因此而得名。坐落于山下深谷之中的云台寺,当地人又称之为天井寺。

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云台寺最早建于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但寺庙屡建屡毁,古迹多已不存,因此寺庙究竟建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了。现在的寺庙好像是新建不久的仿古建筑群,重檐歇山、斗拱彩绘、雕梁画栋,颇为气派。或许我们来得较早,寺内再无其他游人,显得有点寥落。

在东南侧崖壁下,依岩建有一座阁楼式建筑,既不高也不大,这就是明代万历年间(1613年)云台寺和尚为保护摩崖佛像而建成的雄(椎)尊宝殿。关于殿名,目前在网上还存在一个字的争议,当地百姓都称之为“石佛楼”。

石佛楼约高8米、长6米、宽3米,为青石砌就,地道的穹顶结构无梁殿。前面正中开一券门,门左右两边及上面各有一券状窗户,大小基本一样。门上有一横向条石,刻有“雄(椎)尊宝殿”四个大字,但字迹均已模糊,尤其第一个字,究竟是“雄”,还是“椎”,已经难以辨认了。整体建筑古朴敦厚,小巧别致。室内崖壁上雕有三层佛像,皆真人一般大小,一共17尊,包括2尊比丘。佛像皆雕刻精细,衣袂飘飘,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但有的佛像戴一顶礼帽,有的则为肉髻,好像不是一个时代的作品。

室外有古碑几通,其中有一碑文《重修云台禅寺碑记》记载,明成化甲辰年间(1484年),道山和尚重修云台寺,并于东侧崖壁雕刻数尊佛像,但所记载数目却比较少,与实际不符,说明这些佛像不全是道山和尚那个时期的作品。尤其是最上面的那组佛像,从面相、肉髻、服饰来看,具有隋唐佛像的鲜明特征,因而不能排除这几尊佛像是隋唐作品的可能性。而寺庙西面崖壁上有僧人发现了隋代石刻:开皇八年(588年)七月五日,陈颢山……我理解相当于今人“某某到此一游”的意思吧。如果当时没有寺庙的话,谁会跑到这犄角旮旯之处刻几个字呢?寺庙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我们,曾经有位考古专家来看过,他说佛龛最上面那层有几尊佛像不是明朝的,很可能是隋唐时期的。所以现在下结论说,这是一组明代佛像群还为时过早,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专家来解开这一谜团。

据我观察,济南周边的摩崖佛像群一般附近都有寺庙,如佛慧山开元寺摩崖造像、柳埠四门塔神通寺摩崖造像、千佛山兴国禅寺千佛崖造像、仲宫南泉寺摩崖造像等等。如果石佛楼确实有隋唐佛像的话,那么会不会在隋唐时期,云台寺就已经存在了呢?

寺庙西面环形屋檐式的岩壁上,有眼山泉,名玉漏。玉漏泉比较特别,它既不是从岩壁里涌出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从帽檐似的岩壁上滴下来的。我想看看泉眼究竟在哪里,滴沥不止的珍珠滚淌不停,弄得我眼花缭乱,根本看不清泉眼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泉眼不止一个。滴滴答答的玉珠砸在下面的青瓷盘内,发出的响声在寂静的寺庙内显得格外清脆。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曾与朋友许邦才来云台寺一游,写下了一首诗《同许右史游南山宿天井寺》赞美玉漏泉:

古寺马蹄前,荒山断复连。

阶危孤石倒,崖响乱泉悬。

……

可惜这眼泉并不在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列,有点遗憾。

玉漏泉南面还有玉露泉等几眼泉,现在统一叫玉露泉了。据寺庙管理人员介绍,这片岩壁不论旱涝,常年如此滚珠溅玉,不仅是寺庙僧人的生活水源,还能灌溉山下的百亩良田呢。

云台寺内还有两棵颇为传奇的牡丹,“云台牡丹不下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凡是来寺庙参观的游客如有要求,寺僧都会讲给你听。现在当地政府在寺庙下面山坡上种植了上万棵牡丹,花开时节,寺里寺外,花开如锦,灿烂似霞,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观赏。

离开云台寺,我们爬上了东面山坡。山坡上植被茂密,红叶满山,层林尽染,令人陶醉。我们从红叶林里揽树拽藤攀上了山顶,朝着云台石而去。

新闻推荐

济南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十四五”期间创设不低于8.37万个岗位

本报2月28日讯(记者王晓菲通讯员王帅)今天,《济南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实施方案》发布,“十四五”期间,全市城乡...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