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变“网红”,是城市工业遗产新生
□董 婧
最近,很多人可能都在网络平台上刷到过天桥区某商业展示中心的短视频,因其独特的装修风格和纺织元素,成为济南新晋网红打卡地。有眼尖的市民认出,它就是曾让许多老济南人充满记忆的国棉四厂老厂房。
创建于1932年的国棉四厂变身“新网红”,在济南并不是个案。位于大明湖西南门的山东造纸厂总厂,原本的老厂房被改造成文化街区,成了济南闹市区的网红打卡地;在济南国际金融城核心区的二钢老厂房,经过装修改造后,升级为济南国际金融城企业服务中心;位于济南东部的济钢老厂区摇身变为济钢中央森林公园,680亩的占地面积成为济南东部的“绿肺”……城市更新之中,老旧厂房变身“新网红”成为一个新亮点。昔日那些曾承续工业文明、书写现代化进程的工业遗产,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重新“活”了过来。
老厂房、老设备、旧产品、旧车间,这些曾承续工业文明、书写现代化进程的工业遗产,承载着行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因此,工业遗产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记忆遗产。济南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丰富的工业遗存,国棉系列、造纸系列、机床系列,还有那些老仓库、老旧厂房等,不仅见证了济南工业化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更记载着济南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可以说就是济南工业遗产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辅以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以前作为时代见证的老旧厂房,则成为城市更新中面临的一道坎。
最好的存续是新生,最好的保护是发展。在城市更新中,老旧工业厂房并非总是包袱,用好了就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现在,很多城市的工业遗址都在保护利用过程中“浴火重生”,成为文创产业园、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城市公园等等,一些老旧厂房纷纷变身网红打卡地。济南也有很多这样的“走红”打卡地,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刊文点赞了济南市的小广寒老电影院、老洋行、轻骑厂房等老建筑,被改为餐厅、酒店、博物馆等,创造消费新活力。这些原本还处于“沉睡”的资源,经过改造提升,一下子成为受到公众欢迎的打卡地,这说明城市的发展业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创意产业和休闲服务业为主要内容,不仅是对存量资源的激活,也是给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做加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化软实力,更打开了产业城市新空间。
工业遗产是一座“富矿”,老厂房的嬗变,不仅呼应经济转型、产业创新,更关乎城市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结合城市更新,《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专门对旧厂区制定更新策略,一方面活化利用具有遗产价值的老旧厂区,一方面推动老旧厂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低效用地再利用。“为了明天保护今天”,让工业遗产焕发出新的光彩,就需要让其更好地“活”在当下,从尘封的记忆中走出来,重塑老厂房与当代社会的关系。要把工业遗产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与当下的科技、产业、时尚、艺术、文化等诸多因素紧密结合,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工业遗产的动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新地标。在新旧的传承和时光转换中,我们不仅可以回望历史,更能够憧憬未来,这才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温度。
新闻推荐
尊敬的用户:工业南路及周边主干道天然气中压管道曾运行过焦炉煤气,天然气置换后,因原管道为钢制管道,内腐蚀风险较高...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