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服务赋能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市委编办探索完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模式
各类科技项目落地320个、建设各类研发机构69家、培育上市企业3家,带动社会投资超过480亿元……成立仅两年时间的新型研发机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交出了耀眼的成绩。其背后,正是济南破解引进高端科研院所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不像高校、不像科研院所、不像企业也不像事业单位;无主管部门、无行政级别,不核定编制、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却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市委编办积极探索推广“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模式,在全国率先制定《济南市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对机构范围界定、登记条件、监管措施、退出机制作了明确,并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程序,保障新型研发机构快速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落户济南的24家新型研发机构连线成片、组团发力,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填补了山东乃至国内产业空白,成为辐射带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
创新管理体制“自主权”激发活力
新型研发机构特殊的制度设计,能够有效整合各类资源,采用“契约”方式管理,使新型研发机构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市委编办围绕决策、激励和科研机制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论证,赋予新型研发机构更多自主权。
“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所长)负责制,享有机构设置、人员选聘和薪酬分配自主权,这种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更符合市场规律、更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更能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独立核算,可以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在项目筛选上,探索建立需求型科技成果生成与转化机制,确保项目能落地、产业能带动、效益有预期。
释放政策红利紧扣产业需求推动融合创新
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济南市重点选择紧扣新旧动能转换需求、助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的科研项目,在推动机构更好地经营运转、研发创新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政策扶持。
新型研发机构可以像企业一样设立基金、产业转化公司,引进社会资本加入,实行股权激励、绩效考核;也可以参照事业单位模式,由政府投资,引进体制内科研人才,享受“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等人才政策,编制来时使用、去时收回,保持身份不变。“政府在激励研发方面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比如引进高端科研设备时,可享受关税优惠等待遇。”山东产研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基地落地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都在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
一揽子扶持政策的“叠加红利”,有效整合了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服务至简至优保障新型研发机构落地见效
为确保新型研发机构快速落地,市委编办推出“至简至优”服务品牌,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细致周到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在签订战略协议阶段主动靠上服务,及时与牵头单位对接,介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规定,帮助规范新型研发机构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指导制定章程、建立运行机制、准备登记材料。
市委编办抽调专门工作人员为新型研发机构上门现场服务,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取送材料证照等,“你不用跑我来跑”。同时,对申报材料实行容缺受理,构建各环节衔接顺畅的服务流程,实现“在泉城·全办成”,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下一步,市委编办将从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入手,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模式“标准化”改造提升,以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保障。(本报记者王晓菲)
新闻推荐
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孙述涛督导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本报11月18日讯(记者王彬)今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督导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时强调,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