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小地方聚起乡村振兴大能量

济南日报 2021-10-12 11:27 大字

志愿者在理发角为村民免费理发。

嗡嗡嗡……在荷花路街道程家庄村,随着村民刘洪娥手下电推子的声响,多位村民足不出村就实现了免费剪头发;

咔哒咔哒咔哒……在董家街道东泉村,村民刘琳“脚下生风”,熟练地踩着缝纫机,手上也忙个不停,不一会儿就帮村民改好了裤腿。

免费帮村民剪头发、修补衣服,不仅如此,还有健康咨询、闲置物品捐赠,这是历城区在全区乡村推广的“四角”建设——在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辟出一个小角落,建设缝纫角、健康角、理发角、爱心角,力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为乡村振兴聚能聚力。

只需一个角 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要不是这个理发角,我得跑到3公里外的燕棚窝村去剪头发。”历城区芦南村村民刘秀芝说,“地方不大,却都是群众生活最需要的。”

农村缺少什么服务?村民最想获得什么服务?历城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思考,广泛调研,最终确定推广“四角”建设——缝纫角、健康角、理发角、爱心角。

缝纫角添置缝纫设备,挖掘或培养有缝纫专长的村民,吸收为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为村民开展衣服缝补、修改裤脚裤长等活动,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免费服务。

健康角购置相关物品,组织具有医护知识、心理咨询等方面专长的志愿者,定期为老年人开展量血压、测血糖,购药指导,健康咨询、心理咨询等方面服务。

理发角挖掘或培养有理发专长的村民,吸收为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定期为村民开展免费理发活动。

爱心角动员村民把家里闲置的玩具、衣物、书籍等物品送给有需要的人,既可以传递一份爱心,也可以使社会闲置物品得到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四角”建设对场地要求简单,只需要一个房间甚至房间的一个角落即可,但是却大大方便了村民生活,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儿上。

多方助力 增加村庄凝聚力

在荷花路街道程家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电动理发器飞速运转,村民的新发型“应声出炉”。理发师刘洪娥是本村村民,从事理发业30年的她如今在村里的“理发角”义务为村民剪发。她告诉记者,今年“二月二”那天,她免费给村里很多老人剪了头发。“村里的老年人剪发不方便,理发店路程远、收费贵,‘理发角’解决了他们的难题。”刘洪娥说。

程家庄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建设“四角”的心得与收获:“广泛吸收村内党员、企业家、青年大学生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积极整合利用好村内的现有办公设施、服务资源,通过询价、比价,采购质量好、性价比高的缝纫设备、理发物品等,确保为群众开展服务的硬件设施有保障,建成家门口的服务站。在服务的同时,也增进了村民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延伸触角 内容内涵更丰富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小的“四角”建设,使历城区村居服务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更是拓展出了维修角、图书角等,让村居服务更加丰富、环境更加和谐,为乡村振兴夯实了文明的根基。

历城区朱家庄村开设了维修角、洗车角;冶河村开设了图书角;沙四村志愿者开展了为村里老人、残疾人上门免费理发活动;朱家庄村制定了“四角”管理办法,标准化发展,把文明实践活动做实做强,目前“四角”已成为该村服务群众的桥梁,重塑邻里间“守望相助”精神的力量源泉。

“四角”志愿服务的小浪花,激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更多浪花,让历城区志愿服务群众的思路打开了、步子迈开了,并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切实起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

下一步,历城区将推动各街道和村立足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问题,精准用力,把“四角”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做久做实,用“小实践”为乡村振兴聚起“大能量”。 (本报记者李小梦)■报送项目请发送至邮箱:banshishizhanbo@163.com■联系电话:67976212

扫码看视频

新闻推荐

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热度榜揭晓 落地有声,桩桩件件暖心窝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的全网点赞总量超73万第三批45个典型案例推出,10月11日

本报10月10日讯(记者孙慧娟)连日来,“承诺有声践诺有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展播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随着...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