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农场进工厂 偏远村点亮新希望 朗读:

铜川日报 2021-06-01 07:23 大字

新华社济南5月31日电 (记者陈灏)“我们村只有173户家庭,但私家车就有200多台。”在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梁水镇镇许屯村,村支书韩美军向记者“炫起了富”。

地处鲁西北的许屯村位置偏远,村集体收入只有20万元规模。近年来,当地通过农场和就业工场“两场同建”,让村民在家门口有了富起来的机会,曾经外出打工的人们陆续回流。

在村民李洪付家的冬暖大棚里,记者看到,一根根顶花带刺的黄瓜长势正旺,吃起来清脆可口。“现在黄瓜正大量上市,价格不高;前几个月天冷的时候行情很好。”李洪付说,一年下来,他种大棚的纯收入在14万元左右。

建成这座占地5亩的大棚并不容易,“光挨家挨户动员土地流转,村两委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韩美军说,解除了耕地的制约,村里的设施农业才迎来跨越发展,以无公害黄瓜种植为主的蔬菜大棚占地面积已经达到300余亩。

种植规模提升后,村党支部通过领办合作社的方式,让村里的蔬菜产业实现统一育苗、统一药肥、统一外销;村集体新建蔬菜交易市场,并与当地大型超市签订农超对接协议,让黄瓜平均每斤多卖0.2元,“便民”和“富民”兼顾。

理顺了农业,许屯村又将目光投向了外出务工人员。为给这些村民创造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集体利用20亩的闲散宅基地,投资260余万元建起了服装厂,做起来料加工,并于去年8月投产。

记者在这里看到,数十名女工正在忙着给海天、新希望等知名企业赶制工装。韩美军说,服装厂可接纳64人就业,村民经过培训后上岗,每道工序按件计价,上班时间灵活自由。

今年39岁的赵子燕曾在青岛从事服装加工,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她重新回到村里。“去年服装厂建好我就来了,老本行做起来也顺手。”

她说,从服装厂到家里、幼儿园都只需要步行几分钟,接送孩子放学、照顾家庭、上班挣钱都不耽误,大棚里需要人时她还能搭把手。虽然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比在大城市打工低,但现在的生活状态让她觉得更踏实。

韩美军说,服装厂的订单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仅4月份工资就发放12万元。本村女工不够用了,就从邻村招人。蔬菜种植和服装加工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

今年33岁的闫长城去年从城里回村,承包了2亩拱棚种植蔬菜,妻子做起了电商,外销村里的农产品。在他的大棚里,西红柿已经进入盛果期,即将上市。他说,如今在村里发展的机会比以前多了,他不打算再外出打工。

新闻推荐

路人缘最好的奶茶 终于翻车了?

原创陆一鸣新周刊如今,奶茶已经成为年轻人拉近距离的社交工具。/《你的时代,我的时代》在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热搜的一周后,...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