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村庄的重点工作都有她担当的身影 看,这个乡镇管理区党总支书记“四两拨千斤”

济南日报 2021-04-13 11:21 大字

李慧,人如其名,秀外慧中。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很难相信这个看上去体重不过百斤的女子竟然是长清区马山镇义合管理区党总支书记。

乡镇管理区一头连着乡镇,一头牵着村庄,担当着上传下达、落实政策和为民服务的使命。作为马山镇的一个新管理区,义合管理区是在马山镇全域保护拆迁安置的大背景下新成立的管理区。新形势、新机遇下这里更需要配置有经验、敢担当的精干力量。马山镇主要负责人经过深思熟虑,把乡镇机关干部考虑了一遍。李慧就在这样的“过筛”中成为义合管理区党总支书记。

李慧有着丰富的管理区工作经验,曾担任该镇另一个管理区的书记,后来她进入镇经管站工作,在长清区首次应用银农直联系统,大大提升了村居账目管理水平。这些工作经验和她事不畏难、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让李慧在义合管理区的工作迅速打开局面——

马山脚下,在全域保护拆迁安置的热火朝天中,经过提前一个月的进村入户走访党员和村民代表,3月25日,义合管理区的10个村庄结束了“两委”换届工作,成为长清区第一个完成“两委”换届的管理区。

实践证明,李慧确实是块“宝”,别看她外形娇小,可办起事来,能量巨大,正可谓“四两拨千斤”。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让李慧明白,工作的主战场在村庄,乡村里人情氛围浓厚,有时候抓住这一点好多困难就能迎刃而解。但光靠讲人情啥工作都推进不下去。“一把尺子量到底”,她柔中带刚的工作特点在拆迁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拆迁中难免遇到个别群众加建房屋以争取更多补偿的情况,李慧认为,终于盼到拆迁,群众想争取更多利益,这无可厚非。但是,工作人员要把政策解读到位,既要最大化保障群众利益,又要让群众明白,临时加建这种情况是不能获得补偿的。有时候,即便再苦口婆心,但因为如意算盘被打破,也难免有个别群众对她怀恨在心,甚至扬言想教训李慧,李慧却丝毫不为所动。

义合管理区一个村庄的村主任在房屋冻结之前两天,加建了房屋。按照政策,这段时间加建部分是可以补偿的。但一旦补偿,容易让群众误解,给拆迁签约带来更大难度。李慧听说后,给这位村主任做工作,给他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这位村主任在加建部分没有补偿的情况下自觉拆除了房屋。原本抱着观望、攀比心理的村民看到这一幕,大受触动。该村签约得以顺利推进。

前些日子,李慧在推进拆迁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着村里的换届工作。为了村“两委”换届顺利完成,她一户又一户地走访党员和村民代表,了解民愿,及时掌握村“两委”换届动向。

管理区内10个村情况不一,有的村面临拆迁,拆迁、换届同步进行;有的村小,党员本来就少,面临“用人天花板”,她便亲自和符合条件的、在外打工创业的年轻人谈,谈初心、谈村庄未来、谈乡亲们,终于把年轻党员的心留下。她知道,村“两委”换届这事可是关系村庄发展、振兴的大事。宁愿多跑些腿、多谈些话,也要把村里情况掌握清楚,毕竟村里能有个好带头人,比什么都重要。

作为全市唯一一个有了全域规划的乡镇,马山镇正在进行全域保护拆迁安置工作。破立之间,更需要担当。自马山镇全域保护拆迁指挥部全面开展工作以来,李慧组织了50多人的宣传队伍,敲锣打鼓去各村宣传拆迁政策;她还带领管理区村“两委”成员共82人去指挥部帮忙,把他们分散到三个指挥部,分组入户到老百姓家里去做工作。炙热太阳下有她挥洒的汗水,冷冽寒风中有她瑟瑟发抖的背影,但唯一不变的是她的笃定和坚持。入户测量评估时,个别村民把他们拒之门外,但是她说,老百姓理解政策需要个过程,吃再多的苦都觉得值得。

整日奔波在乡村路上,还没到夏天,原来面容白皙的李慧脸上已经呈现小麦色。而在土黄色大衣的笼罩下,她的身形看起来更加瘦削。就是这个女子,曾在乡村道路上骑着一辆大摩托车奔跑了好几年,也曾在好几个冬天早起到没有空调、暖气的办公室里生起炉火,结果常常入村回来火又熄灭了,冻得她浑身发抖。她总是忆苦思甜,尤其当她想到不久的将来义合管理区那10个村将在马山镇带领下一起迎来新的明天。她就觉得,马山人民的幸福即将到来,这些都是甜蜜的苦涩而已。 (本报记者邵明红)

新闻推荐

千人奋战 打通高铁联络线

4月12日,在胶济铁路黄台站,中铁十局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胶济铁路至济青高铁联络线黄台站改施工作业。当日,经过6个小时的封锁要...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