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特殊的告别……

济南日报 2021-03-22 11:09 大字

在传统的教育内容中,死是一个很隐晦的词汇。只有失去的东西才会得到珍惜,也只有直面死亡才会对生充满渴望,对“活着”这两个字有触及灵魂的理解。3月21日上午,来自山东科技大学的30位大学生来到济南市殡仪馆,参加一场以“若是别离”为主题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重新审视“死亡”,感受别样人生,体会生命大爱。据了解,生命教育活动是济南市殡仪馆自2015年开始,运用社工小组工作法定期开展的教育活动。预立“遗书”重新审视“死亡”

上午10:00,舒缓的音乐声响起,“请大家慢慢地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一个问题:在你近20年的生命历程中,什么对你最重要?是父母?是未完成的学业?是拼命争取的荣誉和奖学金,还是一切未知的感情生活?”随着主持人的发问,学生们纷纷陷入沉思,当他们再次睁开眼时,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空难的影片……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假如你是飞机上的一员,此时的你,想要留下什么样的文字给这个世界?现在请大家为自己、为家人、为过去或者为将来书写一封‘遗书’……”

主持人的声音缓缓落下,现场再度陷入沉静,起初,现场只有笔在纸上书写发出的沙沙声,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场的30位同学的情绪被渐渐带入到“生离死别”的情景之中,有的同学早已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现场的乔章逸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遗嘱”时说,“其实我们已经足够幸运,因为我们拥有健康、完整的身体,能够感受世界存在的事物,如果我的生命真的要被收走,这一些都将化为虚有。”而彭思浩的“遗书”则诉说着对家人的依依不舍情:“爸妈,你们照顾好自己,希望我的离去不会给你们带来太多的伤感。弟弟,我很遗憾,陪你走过的时光如此短暂,不能与你共同面对未来的人生……有你们陪伴走过的人生真的很幸福,没有遗憾。”彭思浩哽咽着念完“遗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模拟告别 重新定义生命

于叶茜是一名19岁的大学生,她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躺入一个两米长的模拟棺中。“接下来请大家依次走向这位‘同学’,看一看她留给我们的‘最后的容颜’,向她作‘最后的告别’。”参加模拟葬礼的同学,手持一枝枝白色菊花来到棺木前,说出了自己对“逝者”的追思,“没有了你,再也没有人陪我一起坐高铁,再也没有人陪我一起自习,没有了你似乎再也没有了欢声笑语。”“只愿天堂没有悲伤,只愿我们能有缘再见。”听着生死离别的话语,在场的所有人都湿了眼眶,大家都感悟到生命的消逝对朋友、亲人等会带来巨大的悲痛,相信不管曾经的他们多么辉煌或失意,此刻,他们都将重新定义生命,领略生命的意义。

而刚刚跟这个世界“告别”的于叶茜也在体验结束后动情地说,“我睁开眼睛,第一感觉就是庆幸,庆幸我还活着。我发现有很多事很多心愿还没有去完成,我要更加珍惜生命,把每一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言及此,于叶茜眼眶中闪着泪光。

在此次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中,30位大学生全身心投入,更新了对死亡的认知,思索了对“向死而生”的生命观,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将正确看待生死,感恩父母,重视健康,珍爱生命。就像市殡仪馆馆长柳海涛所说,生命是短暂的,无论我们多么的不舍,死亡是我们的必然归宿,但活着的意义在于感知生命的伟大,在于灵魂空间的丰满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于传承爱……(兰萃李澎孙飞)

新闻推荐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市中分局与重点产废单位共谋固废规范化管理新思路

本报3月19日讯(记者冯瑜通讯员孟令波)为加强市中区固体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提升市中区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市生态环境...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