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加速聚集 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工业强市示范区科研制造走高端 六区优势汇“东强”
“东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工业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市的64%和76%,拥有中国重汽、浪潮集团两个千亿级龙头企业。图为中国重汽。
正在建设中的中央商务区 新时报首席记者王锋 摄
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现场新时报记者王颖军摄
2月26日,正月十五,初春的寒风依然凛冽,位于高新东区旅游路北侧的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片区,早已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这个注定要在济南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重点项目,2019年10月启动建设,其中电工所一期工程1.7万平方米仅用时38天完成主体建设、3个月交付使用,创造了新的“济南速度”。
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仅是“东强”区域的一个缩影。济南“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中,“东强”覆盖六区,即章丘、莱芜、钢城、济南高新区和历下东部、历城大部地区,集聚了济南高新区、明水经济开发区、莱芜高新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是整个“十字方针”的关键,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龙头引领。可以说,东部强则省会强,东部发展高度决定了全市的发展高度。
大批高能级科研平台,创新增长新引擎
近日,为采访调研“东强”战略实施情况,新时报记者走进济南东部区域多家园区、科研机构、企业等。所到之处,听到最多的是,一大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加速在东部聚集,创新资源丰富优势显著,为济南打造“东强”城市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高新区智能装备中心主任方奎明看来,济南与中科院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尤其是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的规划建设,高端人才、创新平台聚集,将有力推动东部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大批从事新兴产业的高科技企业,并帮助原有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科技创新是实施‘东强’战略的关键环节。以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指引,加快推进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聚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东部区域培育成为全市创新增长引擎。”济南市科技局副局长刘德志介绍,“中科系”科研院所“全链条”“整建制”落地济南的合作新模式建立,已引进“中科系”院所达15家,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的“1+10+N”新型研发体系初步形成,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先后落地,备案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8家。
四大支柱产业集聚区,智造济南主阵地
不仅是济南市科技创新策源地,“东强”区域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拥有济南高新区、明水经济开发区、莱芜高新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是济南市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等四大主导支柱产业的核心集聚区,成为智造济南主阵地。
“东强”战略推进,做大做强产业是基础。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福涛介绍,“东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工业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市的64%和76%,拥有中国重汽、浪潮集团两个千亿级龙头企业,汇集了济南高新生命科学城、中国算谷、中国氢谷、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产业园区,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
“好钢用在刀刃上,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向东部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向东部倾斜。”杨福涛说,以中国算谷为依托,着力打造全球算力产业新高地、数据汇聚共享新典范、未来智慧产业新航标;全力推进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建设,加快重卡二期、智能叉车、智能网联试车场等项目进度,着力打造辐射东部、链条完整、产能领先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科技园、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加快实施莱钢、泰钢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钢铁“特精高”产品开发和产业链延伸,打造精品钢产业集群,培育不锈钢产业生态圈。
六区资源优势叠加,“东强”引领强省会
“东强”战略实施范围主要包括两部分区域:东部主城区,即二环东路以东,黄河与南部山体之间;副城区,即莱芜—钢城,东北山体与西南山体之间,总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历下、济南高新、历城、章丘、莱芜、钢城六区优势相叠加,集聚了大量资源要素,既有良好发展基础,又有广阔发展空间。
六区在“东强”战略中如何定位并发挥自身优势?各区都已有明确规划。比如,历下区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搭建中央商务区招商联盟,做好片区产业链招商;济南高新区提升完善高新东区,加快建设“产研院创新圈”“中科院科创城创新圈”以及“国际大生命科学园”;历城区着力培育“平台+生态、龙头+配套、承接+转型”产业发展新生态,做大做强生物医药、空天信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物流贸易、总部经济六大主导产业;章丘区构建完善齐鲁科创大走廊,打造以高端实体制造业为主体的智能智造走廊;莱芜区突出高端装备智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打造产业地标;钢城区聚焦精品钢、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汽车零部件、氢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发展的优势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
从济南市“东强”战略推进指挥部了解到,近期重点打造八个片区:建设完善CBD奥体中心区,打造城市新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完善齐鲁科创大走廊;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规划打造智能智造走廊;强化“四港三区”联动,策划打造枢纽新城;加快莱芜-钢城绿色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做好蓝绿生态本底,打造生态风貌廊道;强化交通支撑,加强区域交通联系;强化市政设施保障,统筹水资源和能源供给。 (新时报记者王颖军)【重点项目探访】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让中国天眼“脑聪目明”
沿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西边界,车出济南城往东驰骋15公里,在齐鲁科创大走廊腹地核心区域,“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一排石刻大字赫然在目。现阶段,全球算力领先的新一代通用超级计算平台已在超算科技园基本部署完成,并将持续为新基建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超级大脑”算力服务。
超算到底算什么?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郭莹以园区的一个项目举例说明。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项目由济南市政府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建设,旨在充分利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通用超级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存储能力,服务大气数据监测,为生态环境部提供各类高性能计算资源服务,并以此为契机形成国家、省、市生态环境大数据的聚汇、挖掘和综合应用,为各级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持。
另据介绍,超算中心正在与中国天眼FAST相关机构合作,部署测试相关的科学数据分析软件环境,预计2021年在济南超算更强算力的支持下,能够帮助我国自主天文大科学装置更快、更准地获得重要的科学发现。同时,根据科技部部署,在山东推进超算互联网先行先试,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建成连接济南、青岛超算中心,覆盖全省16市,辐射重点企业、高校、研究所用户的超算互联网并展开应用,实现算力高效输出、业务协同、普惠应用,赋能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发展,为“十四五”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提供山东经验。
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
AMS数据中心打造全球最大宇宙线数据库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受聘为名誉院长的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一直非常低调。2月26日,新时报记者走进这家新型研发机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高端人才墙。从每个人的照片来看,全部是青春洋溢。从简历和成就来看,却让人惊叹不已。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秘书长赵庆奎介绍,这些从事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青年才俊,平均年龄只有31岁,不少已经卓有成就。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数学、物理、工程技术、信息科学,致力于从0到1的研究,聚焦物质产生的基本规律和前沿技术的重大革新,进行前瞻性研究,产生重要的科学发现,传播先进的科学思想,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赵庆奎介绍,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成立仅一年多时间即顺利建成AMS数据中心,目前已经收集1600亿个宇宙线数据,未来将收集超过3000亿个宇宙线数据,是目前全球第三个AMS数据中心,也是未来世界上最大的宇宙线数据库,将为全球学者提供世界级的粒子物理研究平台,在粒子太空探测领域的数据资源、学术积累和研究能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中科院济南科创城:
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2月26日,新时报记者来到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以下简称“科创城”)电工所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建设工地,试验车间、研发大楼、人才公寓等主体已经落成。北侧,理化所先进激光研究院也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面。未来,这里将是原始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济南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科创城位于济南东部城市次中心、齐鲁科创大走廊未来产业创新圈,总规划面积约16.5平方公里,以集聚中科院高端创新资源为主,为中科院在济南落地机构和项目提供研发平台、条件支撑和相关服务。科创城按照“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效率集约、功能集成”的原则分为三期规划。一期位于齐鲁科创大走廊未来产业创新圈内,占地约5平方公里,主要新落地“电磁混合驱动”“地外环境模拟”“电磁微重力弹射”“大气环境模拟”等一批重大科研设施。同时将现有已落地的部分中科院科研机构向科创城进行集聚;二期规划由一期向东拓展一定空间,主要用于建设配套设施和成果转化基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三期规划拓展到雪野湖片区,主要布局未来新的重大项目。 (新时报记者王颖军)
新闻推荐
吕玮在辖区内巡逻。(资料图片)吕玮已在西门路口工作了9年。(资料图片)“济南‘跪地交警’暖了老人心,更暖了文明...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