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的迎春与闹春

济南时报 2021-02-01 14:03 大字

新春庙会上的“拉洋片”

糖画也是新春庙会上的主角 牛国栋摄

□牛国栋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

——旧时济南儿歌

为迎接旧历新年(春节)的到来,早先的济南人同北方很多地方的人们一样,刚进腊月门,市民们及城郊四里八乡的乡亲们便扎堆到市区的各大商业集中区购置年货,商家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济南民谚有“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的说法,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猪肉和鸡肉,故此称为“年肉”。与平日赶集不同,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买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过年必需品。这一天,济南各处的集市十分兴旺。也正是到了此时,年货市场交易达到了高潮。

1949年前,除了府城内院前街、院西大街、西门内大街(今泉城路)那些供有钱人光顾的老字号以外,西关到商埠一带,卖年货的相对集中在估衣市街(今共青团路)、国货商场、城顶丁字街(今回民小区)、普利门、馆驿街、大观园、新市场、经二纬四路、西市场等地段,这些街道的人行道几乎摆满摊位,形成一个个年货市集,有的干脆成为年货一条街,商家摊位密密麻麻,购物者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院西大街的瑞蚨祥绸布庄,西门里大街的隆祥布店,估衣市街的玉美斋食物店、经文布店,经二纬四路祥云寿百货店、瑞蚨祥鸿记、泰康食物店等老字号无不人头攒动。旧时过年家人要上坟祭祖,家里也要摆供,祭家堂(供奉祖先的神位),很多人家少不了要买些香烛火纸之类的祭奠用品。那时西门里大街路南有一家专门卖蜡烛、烛台、香火、香炉及梳妆用品的店铺,名叫馥香楼,门面不大,但每到年节时生意红火。

那时,连接西关和商埠的要道馆驿街也繁盛至极,道路两旁集中了百货店、杂货铺、绸布店、土产店、竹货铺、玻璃料器店(专卖煤油灯等制品)、煤油店、汽灯店、绳经店、马车挽具店、麻袋庄、肉铺、点心铺、包子铺、米粉铺、茶叶铺、酱菜铺等众多商家。通向经二路的皖新街两旁更是摆满了水产品、面筋、鸡鸭禽蛋等摊位,逛一趟馆驿街年货基本可以办齐。

改革开放以前,百姓消费水平低,物质相对匮乏。但到了年根儿,省吃俭用一年的老百姓即使生活再拮据,也要割上几斤肉,称上几斤五香疙瘩皮,买上几斤白莲藕和冰冻的带鱼,炸藕合、炸带鱼、打酥锅、煮咸菜(寓意闲财),人口多的家庭还会买上个猪头,或称几斤牛羊肉,犒劳一下大人和孩子们。这一时期,纬四路西侧的万字巷(后称万紫巷)是济南的“菜篮子”,土特产、粮油副食、海鲜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应有尽有,种类较为齐全,毫不夸张地说,全济南的家庭都要派人到这里采购年货,各个店铺前总会排起长队。

城北泺口古镇向以泺口大集远近闻名,泺口集上的年货责无旁贷地成为过年的主角,吸引着黄河、小清河两岸的居民到此购货。销售和置办年货的人们或背着背搭子,或推着独轮车,或拉着排子车,或赶着毛驴车,将各色的农副土特产、山货、水产品运来倒去。一些有钱人家还差人拉着黄包车、骑着自行车甚至开着小轿车买年货。马路上人车混行,你来我往,一片繁忙景象。

一进腊月门,无论老城还是商埠,大小理发店、洗澡堂都是人满为患。那时济南绝大部分家庭居住空间拮据,根本不具备洗澡条件,洗澡很不方便。一些大机关和大型厂矿企业便设立了仅供单位职工内部使用的洗澡堂,而其他人则要选择公共浴室。平时洗澡,人们都能错时或凑合,但到了干干净净迎新年的关键时期,澡堂子里的拥挤与不堪便可以想象了。像位于经三纬二路的铭新池这样有名的澡堂子自然人多得像“下饺子”,到很晚才关门谢客。那时的铭新池有两道门,二道门里有几把长连椅,供买了洗澡票的人排队等候。有时等的时间很久,就非常考验人们的耐性,只能“蛄蛹”(济南话,指慢慢挪动)着屁股前移。浴室休息室里还不时传来服务员巧妙的逐客令:“人多屋子窄,前客让后客,晾晾穿衣裳。”

闹春的序幕实际是从大年初二开启序幕。初二是济南传统“回娘家”的日子,出了嫁的闺女、女婿及外甥们携带着礼物回家,女婿向岳父、岳母拜年,娘家人也设宴热情款待。过去济南有儿歌道:“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你也去我也去。”描述的就是回娘家时的喜悦心情和热闹场面。由于“回娘家”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那些吹糖人、捏面人、缠糖稀、糖葫芦、响葫芦、布老虎、泥老虎、泥鸟、泥鸡、吹鼓囊子(薄琉璃做的),以及独角戏(也称傀儡戏或布袋戏)、拉洋片(也称西洋景)的老手艺人,推车挑担,走街串巷,被好事的孩子们追逐、围观。也是从这一天起,南关劝业场、商埠新市场,尤其大观园等地,很多书场、饭馆子和地摊儿又开了张,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旧时灯节很是隆重,从正月十三(也称上灯节)开始,历时五天。吃元宵、放烟花自不必说,最大的看点是府城内、城关及郊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纷纷挂出鱼灯、元宝灯、聚宝盆灯等各色花灯。大商场、公共场所及庙宇里还悬挂出绘有历史故事的走马灯、宫灯和盒子灯,并设有灯谜,过去叫“猜灯虎”。各街区的百姓还自发地组成踩高跷、扭秧歌、耍龙灯、四蟹、舞狮子、跑旱船、抬芯子等表演队伍在街头上亮相,锣鼓喧天,彩灯闪烁。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街上人潮涌动。

各街道的龙灯队伍还心照不宣地暗地里较劲,相互比试,不仅在自己的街区活动,还要到闹市和宽阔的地方打开场子。旧时的济南,像院前街、布政司街(今省府前街)、西门内大街(今泉城路西段)、南门、城顶街、普利门街、大观园、经二纬四路及西市场等,都是元宵节龙灯队伍聚集的地方。东舍房街、马家庄、西青龙街和北城根街的耍龙灯队伍最为有名。很多高跷队和龙灯队还时常到瑞蚨祥等大商号门前开场子,店家老板高兴了还给这些扮玩队伍塞红包给赏钱,皆大欢喜。过去,元宵节前后趵突泉前街的药王庙都要举行庙会,路南的古戏台上连唱三天神功大戏。赶庙会的人山人海,庙里求仙保佑香火鼎盛,庙外杂货集市热闹非凡。元宵节也将春节这一中国式“嘉年华”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节过后一出正月,热闹的节日气氛便逐渐消退,人们又在为新的一年开始忙碌。

新闻推荐

济南创新“三方联动”机制高效排查生态环境风险隐患

本报1月31日讯(记者冯瑜)在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开展的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中,济南创新构建起企业、区县分局、市...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