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讲好新时代济南故事

济南日报 2021-01-27 11:40 大字

编者按 1月7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近期召开的市两会,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打造省会城市圈、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等方面,济南需要承担起什么样的角色?关于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慧化,济南又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象征,如何用“文化济南”讲好济南故事……对于以上问题,本期理论版特邀请五位“理响泉城”智库专家深入解读。他们分别是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德军;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吴学军;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副教授李少星;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刘浩。本期采写/本报记者 肖明君

李娜 刘阳

贯彻“三新”理念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济南日报:济南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那么从区域经济领域来看,济南在打造省会经济圈、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等方面,需要承担起什么样的角色?

董彦岭:从环境上来讲,济南正面临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重大机遇。在这种背景下,济南提出打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施现代化强省会战略,对区域发展有很大的提升。济南的“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十字方针,是优化城市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应从方针政策如何落地、从拉开框架到充实内容、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上去着手。比如中部老旧居民区怎么改造,来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质;南部山区怎么打造,可以让区域更加秀美等等。

济南日报:近几年,济南发展速度飞快,在不断地“进圈”“出圈”,比如“进圈”到半岛城市群,“出圈”到黄河流域。可以说,这本质上是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逐渐显现的有力见证。今年两会,济南市作出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样的安排,对于济南的区域统筹和格局优化,具有怎样更深远的意义?

李少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这“三新”的角度来看,当前济南不管是推进省会经济圈,还是发展县域经济,都是在更好地贯彻落实“三新”的理念。从新发展理念来看,“五大发展理念”里有一条就是“协调”,目前省会经济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地区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协调现象。济南作为省会经济圈龙头,带动区域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对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更具有针对性。对济南市内部来说,城区发展比较好,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通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能更好地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从新发展阶段来看,经过失败与探索,济南已经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目前,在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通过省会经济圈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市场一体化,加快省会经济圈范围内的统筹布局。从新发展格局上来看,目前我国正有力推进双循环的发展格局,通过省会经济圈的建设,能更好地融入到国内大循环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也能搭建一个更好的与国内大循环相对接的平台。从这三个角度来看,济南市提出来的这几项工作是具有非常明显的长远意义的。

济南日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那么关于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慧化,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刘浩:从城市治理精细化方面来看,前期我们基于大数据,对七类公共服务进行居民画像,发现不同居民群体对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存在显著差异,他们所需公共服务的类型也有明显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居民群体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服务。从城市治理智慧化方面来看,还存在部门之间难以共享、政府与市民之间难以共享的问题。我个人建议首先进一步对大数据进行整合。其次,应该对大数据怎么使用,怎样搭建好大数据和实际问题之间的桥梁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思考。再次,随着城市越来越注重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保护+利用”

让济南元素更加鲜活

济南日报:济南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对“山、泉、湖、河、城”五位一体的通盘规划,只有进行综合规划,才能下活泉城一盘棋。尤其在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的关口,我们的城市远景规划,应该如何充分使用好这几个元素?

李少星:首先要保护好。要充分利用政府强制性的手段,把“山、泉、湖、河、城”这些生态元素,作为济南市长远发展的绿色基底保护起来。第二要做好包装和展示的工作。济南的这几项元素,可以说是优质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规划和设计,把“山”做得景观更好,把“泉”打造得更贴近老百姓生活,通过规划设计的手段把它们自身的特色更好地展示出来。第三是更好地利用。比如“泉”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将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这些元素更加鲜活。

济南日报:文化,向来被看作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该如何提升泉城文化影响力,彰显泉城历史文化底蕴?如何用文化讲好新时代的济南故事?同时,济南作为重要的沿黄城市,该如何重塑城市文化体系?

吴学军:济南是重要沿黄城市,黄河文化底蕴厚重,黄河旅游资源丰富,我认为应当做好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文章,加强与沿黄城市合作交流,联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一是构建黄河文化保护提升体系。要对黄河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全面普查,建设文化遗产大数据库,实施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维修工程;要围绕黄河文化内涵重新塑造、拓展文化载体,形成文化项目,打造文旅产业链条。二是建立黄河文化传承展示体系。通过纪念大舜、纪念闵子骞、纪念济南的文化精英,提炼泉水奔涌的精神内核去传承济南的文化。要高标准建设黄河文化公园、全国黄河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整合省内黄河沿线博物馆资源,打造黄河文化重要惠民工程、传承阵地、交流平台。三是建立黄河文化弘扬宣传体系。通过建立黄河文化数字博物馆、构建黄河文化遗产价值传播体系,让黄河文化深入人心。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动漫、游戏、VR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高科技手段,力推黄河水文化积极融入文创产业,引进一批国家级节会赛事,多角度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还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强与泰安、济宁文化旅游协同合作,统筹“山水圣人”世界级文化遗产。

济南日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硬指标、硬杠杠,但不可忽视的是,打造城市的软环境也很重要,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营商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我们的目标,那么怎样才算“一流”?迈向“一流”,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补短板、扩长板?

刘德军:营商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济南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硬环境已经有所改善,可以说是达到了“硬杠杠”。软环境的提升,在全省乃至全国也已排在前列。但是如果要以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目标,济南市的营商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个人认为一流的营商环境应该具备以下三点:首先是宜业。围绕创业这一块,我们应该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意识,为创业者提供方便和快捷。第二是宜游。应该提高各方面的服务设施和配套,同时,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强城市形象对外宣传。第三是宜住。一个城市应先为本地居民服务,当本地居民享受到优质服务,才可能主动把城市好的环境传播出去,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强的向心力。

新闻推荐

全省率先发放到位!济南上调新中国成立前老工人退休待遇

时报1月25日讯(记者罗晓飞通讯员张颖王卓)新时记者从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获悉,根据省人社厅、财政厅有关要求,济南市从202...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