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咋劳动?家校合力学校有妙招!
本报记者 张梦雯
12月末,午后,在一间名为“食育吧”的特殊教室,一节劳动课正在进行。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五年级六班的李昊泽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图样、剪裁,随后进行缝制。不一会儿,一双手工缝制的手套就完成了。
“我们的手有大有小,在设计图样时要进行微调,用什么样的针法缝制也有技巧!”说起这幅手套,李昊泽头头是道。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综合学科主任李嬿说,给孩子提供适当参与劳动的机会,不仅是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责任感,使孩子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促进家庭成员关系融洽。
“工匠坊”里体验劳动乐趣
几年前,曾有一个视频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一位初到美国留学的男孩不知如何做西红柿炒鸡蛋,为了招待朋友,男孩发微信向母亲求助。为了满足儿子的需求,大洋彼岸的父母,不顾时差大半夜爬起来,到厨房为他录制番茄炒蛋的视频。最后,男孩做出了满意的西红柿炒鸡蛋,他的聚会很成功,朋友们也都很开心。
其实,孩子们是有劳动教育需求的。在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近500平方米的“百草园”里,学生们在亲自播种、管理、收获,他们对劳动有了新的理解。劳动不仅培养了生活基本技能,还给孩子独立做人、独立解决问题和锻炼意志的机会。
如今的学生们会解题、会演讲、会编程、会创客,但就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钉子不会砸,灯泡不会拧,水龙头松了不知用什么工具修,更不知道还有总阀、总开关。”李嬿说。基于此,“三生工匠坊”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这里收集了大量的树枝、树桩、废弃的木头、边角料等,还有锤子、螺丝刀这些工具,也有水龙头、水管等五金材料,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这里,坏了的鼠标,孩子可以打开看看里面有啥。不用的圆珠笔,可以再利用。孩子们在敲敲打打、钉钉刨刨中寻找答案,体验传统手工劳作的乐趣。
《劳动护照》记录劳动足迹
与学校力推劳动教育形成对比的是,孩子在家里的劳动时间少之又少。“劳动教育没有考核和评价,也不影响孩子的升学,特别是有些中高年级的学生家长确实不够重视劳动教育。”该校教导处副主任曹琨表示。
劳动教育如何在家校之间形成合力?随着寒假的到来,一本《劳动护照》将交到学校1900名孩子手上。这本设计精美的《劳动护照》分为低中高年级三册,从自理自立好少年、家庭得力小助手、校园服务志愿者、创意制作小巧手4个方面梳理了15个小内容。一二年级主要是独立完成整理书包、衣服穿整齐、系鞋带、擦桌子等任务;三四年级要独立完成刷球鞋、穿针引线、制作早餐、校园执勤等任务;五六年级要独立完成制作一道菜、校园志愿岗服务等。“这是送给同学们的一份创意劳动纪念,每一句寄语,每一个印章都会记录孩子们的劳动足迹,见证他们的快乐成长。”《劳动护照》的首页这样写道。
在寒假里,李嬿建议家长首先改变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传统观念,每个家庭都有家务劳动,在体力和能力承受范围内可以让孩子去做,给孩子提供适当参与劳动的机会。“家长要有耐心,多鼓励,少批评。”
曹琨则建议家长每天给孩子安排固定的劳动项目,比如洗碗、大扫除、制作美食,让孩子参与到忙年的过程中,并在布置任务时,针对中高年级的孩子设计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低中年级主要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目标,比如洗自己的内衣裤,整理自己的房间、书橱,进行物品归类等。高年级要从服务自己升级到服务他人、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比如外出时,体力上的付出要比肩家人,多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新闻推荐
山东大学第一幼儿园开展“防拐骗”安全教育演练(资料照片)本报记者张然寒假即将来临,“神兽”们又要在温暖舒适...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