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高效,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从2020奋斗之路看新济南新答卷之三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
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里,总有一些重要时刻值得永远铭记,在回望中激发奋进力量,在奋斗中逐梦前行。
从消费到生产,从工地到车间,从线上到线下,从便民惠民到动能转换,济南的活力藏在万家灯火里。回首2020,济南市在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考卷上,奋笔疾书,成绩斐然。2020年前三季度,济南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48.4亿元,位居全国20强,增长3.1%——从年初因疫情导致经济下滑到一路奋起直追,最终以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展现出了济南市经济的超强韧性。
亮眼的数据,记录着济南人民实干奋进的脚步,镌刻着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印记,见证着一座“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崛起,也折射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强大潜力。
如今的济南,宏伟蓝图正在展开,澎湃动力竞相迸发,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一份份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触手可及,一个个城市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
经济建设交出振奋人心成绩单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众志成城,逆风而行。“疫情防控不松懈,经济发展不止步”始终是这一年济南人爬坡过坎的坚定信念。
济南市紧急出台《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实现保经营稳发展的若干措施》,梳理出台17条“雪中送炭”的帮扶政策;开辟防疫物资“绿色通道”,为企业及时提供指导意见和应急服务保障;行政审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项目审批不“卡壳”;项目签约从“见面签”变“在线签”……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全力营造有利于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生活服务业开门迎客,点亮城市活力“信号灯”。穿梭于济南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打通了市场到消费者的“最后一米”。
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民众就业问题,济南市从失业保险金中列支1.5亿元用于各项稳岗补贴,预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就业。
重压之下,很多人在关注:济南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在2020年7月28日举行的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答案揭晓——2020年上半年济南市生产总值为4529.66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二季度单季度增长5.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0.5个百分点。
增速没有停步,济南持续发力。济南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48.4亿元,位居全国20强,增长3.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个、1.2个百分点。
逆势而进背后,是济南爬坡过坎、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身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3.3亿元,增幅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
——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增速居全省和全国主要城市首位全省2个。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个、0.7个百分点。
——进出口增长30.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9.5个、24.8个百分点。
——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2.9亿元,增长2.5%,30.6%,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
疫情没有击败济南。由负转正、逆势上扬,GDP位居全国20强,在副省级城市阵营中排名靠前,这是济南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之下交出的答卷,可谓优秀。
凝聚硬核动力 工业强市奏响发展乐章
这股韧性不是凭空而来。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济南市紧抓“智造济南”这一优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频出招、出新招、出实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审时度势、果断出击。济南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迅速制定出台“工业强市19条”,聚焦重点产业推行“链长制”,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在此激励下,济南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扛起了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大旗。与此同时,全市独角兽企业达到4家,累计培育省级瞪羚企业145家、专精特新企业567家。实施“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计划”,投资增长20.7%,增速居全省第1位。
喜讯接踵而至: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工厂项目落地,中国算谷加快建设,微纳量子卫星、超导量子计算处理器等项目加快推进,华为三大创新中心、百度“一基地两平台三中心”落户济南。数字化工厂达120家,上云企业突破4万家、居全省第1位,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42%。
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全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创新基地,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谋划氢能产业“一核四区”的发展格局,推动钢铁产业打造“高端化、链条化、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制造一体的产业集群。加快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签约落地世界500强企业项目3个、行业领军企业项目2个、引擎性项目2个。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制度创新效应日益凸显,先后推出330项改革措施,形成60余项改革创新成果,今年以来,新增注册企业1.4万家,新增外贸企业1800多家,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万家;1-9月份,片区实现进出口额501.5亿元,占全市比重47%,齐鲁国际生命科学城、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等一批系统集成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当前的济南,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化,发展活力越来越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科技创新是决定济南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引领济南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第一动力。
济南市积极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立足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一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创新水平指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1位,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2.6%。加快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齐鲁科创城大走廊建设。研制出国际首个集成化多通道量子频率转换芯片,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即将揭牌。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山东产研院转化成果200余项,孵化企业77家,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
新科技、新突破不断助推新产业加快成长,经济发展新动能愈发强劲。4家企业上榜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累计102个项目入选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均居全省第一。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22家,瞪羚企业80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50家,累计认定国家和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双创基地17家、70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主城区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累计上云企业数量突破3万家。一个个企业在创新的催动下,展现出了惊人能量。
在锻造高质量发展“硬实力”的同时,济南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软件”,率先推进“一业一证”“一链办理”改革,企业开办实现“半日办结”、黄河流域省会城市“跨省通办”,商事登记实现无人工“秒批秒办”。推行“四张清单”制度,通过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验收。济南市政务环境排名全国第5,荣获2020“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数据无声,却最为有力,这一组组数据生动诠释了济南发展迈向更高质量、实现更大跨越的决心和信心。
蓄势谋突破,深耕待春来。在未来征途中,济南必将谱写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张茜)
新闻推荐
本报1月5日讯一名济南来青上学的女孩乘坐隧道1路车时突发低血糖晕厥,城运控股公交隧道二分公司驾驶员、收胆员、调度员齐...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