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邮品设计家讲述与《济南时报》25年的故事两枚邮戳背后,是对时报的美好寄托

济南时报 2021-01-01 14:03 大字

任怀平介绍邮戳的制作过程 新时报记者孟天宇 摄

如今,手机的普及已让绝大部分人放弃了书信的沟通形式,但仍有小部分书信爱好者还热衷于收集邮品。说到邮品,就不得不提到集邮界颇为著名的邮品设计艺术家任怀平先生。年已八旬的他,如今还怀揣着年轻时的热情,保持着逢大事便亲自设计邮品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任怀平先生与《济南时报》有着很深的渊源,25年来,他不仅为《济南时报》设计了多款邮戳、邮封,还是济南时报的优秀通讯员和忠实读者。

为庆祝时报创刊设计两枚绝版邮戳

“早期没有电脑的时候,邮戳都需要由手工来完成,十分考验耐心和细心。”任怀平介绍,邮戳是带有“记忆”的邮品,每当有大事件发生时,邮戳设计都要快速且精致,这不仅考验美术功底,还需要有文化积累。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任怀平先生在1996年为《济南时报》设计的两枚绝版邮戳。

其中一款名为“济南时报恭贺新禧”的纪念戳的戳记,外形是一面展开的折扇,扇面上写着“济南时报向本报读者恭贺新禧”,扇柄处则印着“1996”。纪念戳的最下方是数根线条从一个端点分散到四周,好似太阳光线。任怀平告诉新时报记者,这里象征着阳光普照。此外,考虑到1996年是鼠年,他还特意在扇子的两侧加入了两只体型偏圆润的老鼠元素。而另一枚邮戳则是圆形的,邮戳中央是一只老鼠,外圈则是生肖轮回图。

“我的第二故乡就是济南,而济南时报又是为泉城人办的报纸。于我而言,时报创刊绝对是一件大事,所以设计了这两枚邮戳,代表我对时报的美好寄托。”任怀平介绍,尽管后来他也为《济南时报》设计过其他邮戳,但纪念意义远不如创刊时的两枚珍贵。

因热爱坚持与“邮”为伴还曾是时报优秀通讯员

回顾与“邮”为伴的人生,任怀平感慨万千。据悉,中学时期的任怀平因机缘巧合,参观了一场苏联邮票展览,只一眼便被邮票深深吸引了。其后,他便开始深入研究邮票并开始收集邮品,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集邮者。

凭着热情和坚持,任怀平最终进入了邮政系统从业。“去了邮政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报社的通讯员,尤其是给时报投稿最频繁。”任怀平回忆说,当初每次作出邮戳写好通讯稿后,他都会投递给不同报社,而《济南时报》永远是优先的。“那时候,我会手工写好稿子,亲自送到杆石桥那边的报社,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时报优秀通讯员。”

任怀平告诉新时报记者,如今他已退休,但依旧是时报的粉丝。“这些年我们家也一直在看《济南时报》,一个是贴近民生的新闻我们都爱看,再一个是时报的体育报道确实做得很好。时报发给我的红马甲,我还一直留着呢。”一边说着,任怀平拿出了两件红马甲向新时报记者展示。“邮品,我肯定还会继续设计,好的作品,我也一样会优先给时报投稿。”任怀平说。

(新时报记者孟天宇)

新闻推荐

长期侧睡会让脸变形吗?手掌上的线有什么用?

每个人的左右脸都有多多少少的不对称,除了先天因素,还有不少后天因素,例如咀嚼习惯和睡姿。美国美容外科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