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区育人空间项目组发现学校空间的教育秘密 让育人自然发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座校园,从始建之初到丰富其内涵,人是这座空间中灵魂所在。“今天的学校,需要重新打造‘成长空间’。挖掘学校空间的教育秘密,将其成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助推校园和谐关系的发展。在校园中,通过对育人空间的不断活化和演绎,才能让其最大化发挥学校育人职能。”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王鲁明说。
距离市中区育人项目组正式组建,迄今已有2年时间。他们中,既有位于市中心的老学校,又有小规模的城郊学校;既有走在新课程改革前沿的实验校,又有新建学校;既有中学,又有小学,14所学校聚合在一起,聚焦“如何让有限的空间为学生生命成长提供无限可能”,合力探索学校教育空间设计与课程生活化、体验式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规律。
构建学生发展的适性空间助推学生全面成长
“从学校建筑入手,打造适合孩子学习的物理空间,是作为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市中区教体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戴旭华介绍称。该项目组秉承儿童即可能、教育即生长的理念,利用有限的物理空间打造无限价值的学习机会,助推学生全面成长,各项目学校因校制宜,教育新场景应运而生。
泉秀学校小学部以“打造一所图书馆式的学校”为目标,为未来的学校发展构建起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场景。“站在空间设计的角度看待而今的学习场景,就会理解为什么学习场景越多元,给予学生学习的机会越多。”校长陈银萍说。将乐、玩、学集合在一起,泉秀学校小学部发动全校学生和教师,憧憬了多幅图书馆式的学校场景,为学校未来的样子构图。在他们的构图中,漂亮的校园有一座大大的图书馆,孩子们在阳光下,汲取书籍带来的养分。“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浸润其中,学习也就顺其自然。”市中区项目组组长、爱都小学校长吕华说。
经九路小学校园的门口,梦想启航的艺术造型让学生沉浸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景中,东操场上是呈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目标的主席台背景;西操场上空是旋转的小风车;教学楼的一层至四层,每个楼层一个主题,一种颜色两块区域,上面区域是对主题的理解和标准体现,下面区域是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的轨迹和成果。一楼“爱国家”文化主题墙,上面空间依次是致敬国旗、祖国在我心中、铭记历史·开国大典;下面空间则是1-6年级学生在爱国家主题活动中呈现出的活动轨迹,低年级描绘祖国,中年级礼赞祖国,高年级致敬祖国。“从城市中的农村学校到发生新的思考和认识,现在的校园应当是一个有着先进性、有序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的育人空间。”经九路校长王长征说。
重组空间与课程让育人空间更有深度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开放更多学习空间是推动变革的基础要素。在育新小学,2019年开展的“校园空城计”“专用教室不打烊”两项计划,让所有的孩子随时借用学校可利用资源;学校所有的专用教室不锁门、不打烊,时时有接待;学校所有老师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只要有学生需要帮助,老师们都会伸出援手……从实验器材到小乐器、从物到人,学校空了,但是欢笑多了。
育晖小学的“晖宝诚信超市”,货架由旧的架子改造而成,上下4层的架子上,学习用品、孩子平时喜欢的玩具等等应有尽有,学生仅需要用自己平时表现获得的向日葵币支付。每周五都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间,诚信超市准时开业,小义工变身售货员,给同学们义务服务。
在很多人心中,校园始终都是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字形建筑的玉函小学,教学楼中间的小空地是许多学生毕业后念念不忘的地点之一。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学校将这块空地打造成了“童乐园”,将语文、德育课程融入其中,打造了“三味书屋”、共享书屋多种样态的阅览室,学生们可以在银杏树下徜徉书海。
爱都小学东侧的一楼大厅中,也有这样一块地方,被许多学生称为“梦中的音乐大厅”,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在这里造梦。他们在这里歌唱、跳舞、表演话剧,“这块舞台平时由学校的红领巾志愿者维护。”吕华介绍称。间隔这片区域的是学校的失物招领处,所有学生都知道,捡到东西可以放在这里,丢失物品的学生就可以找到红领巾志愿者进行认领,学习随时随地发生。“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开放更多的育人空间,挖掘更多的课程资源,以此实现对课程的再造。在课程中,以不同主题作为引领,整合相关学科内相关的学习元素,通过多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打造学习共同体,实现全方位育人功效。”吕华说。
大涧小学将闲置的校园一角,变成了沙坑,还建了攀岩墙,沙坑课程应运而生,“锻炼身体还提升智力,通过抓、握、挂、抠、撑、推、压等,提高肌肉力量及柔韧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长刘健说。让人欣喜的是,在攀岩墙下面,学校还用细黄沙做成一个沙池,将孩子们都很喜欢的两个活动巧妙结合在一起。自从把沙子引入校园,教师和学生共同研发了“沙土课程”挖洞、修路、造型、筑长城,孩子们不亦乐乎,思路也被打开了,蛋糕盒的盖子、塑料花盘、微型小沙盘等学习场景也被构建出来。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设有温度、有生命的能量场
西河村小学从庙宇到洋学堂,从解放前的国民学校到镇中心小学,历经百年,“迄今为止,加入项目组已有2年,2年间学校从外在到内在,利用仅有的空间,从入门到教室,从墙壁到走廊……用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浸润着一群‘五好君子好少年’。”校长王功凤说。因为学生绝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中有一部分孩子每天7点前就来到学校,为了保证入校安全,学校专门在一入校门的位置设置了木色长凳,设置了“早到席”,由保安人员看护。在长凳的开头处,设有一个鸽房大小的小书屋,包括校园走廊里的共享书屋,里面装着孩子们爱看的各种书籍。王功凤说,“因地制宜,方便学生,让家长放心满意是我们一直努力去做的。”
原山小学是市中区一所年轻的学校,建校仅有500天的她,用微笑征服了这座建在山上的校园。打造楼体文化,让每一座房子会说话。学校的暖气房,有两扇窗户,细心的美术老师就把两扇窗户作为“眼睛”,然后画上眉毛和微笑的嘴巴,暖气房也在微笑。“让微笑成为原山最美丽的风景是我们的追求,也彰显了原山对外开放的态度。”校长唐忠亮说。
浓郁书香的书架,绿意盎然的景观植物,独具匠心的班级专栏,处处都彰显着望岳路小学班级文化的个性。墙面上的“班级公约”润物无声、教室里的评比栏星光闪耀、师生创作的书画墨香袅袅,连班级信息栏都创意十足。2020年9月,校园中增添了一位小主人——小胖机器人。它为孩子们送上新学期的祝福,与四年级的同学拉起新入学弟弟妹妹们的手,把他们送到教室。全校师生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分享着自己对同伴的希望和祝福,为新学期助力。
汇城小学根据孩子们的年龄、性格和兴趣点,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为出发点,在每间教室里汇集了魔方、魔尺、五子棋、九连环、小数独游戏、拼图、数字华容道等益智玩具,课间、午休等空余时间,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这些“思维工具”吸引过去了,“取代了课余的打闹、无聊的碎片化时间,帮助学生随时‘换脑’,思维更活跃。”校长张绪昌说。
泉泽初中作为项目组中唯一一所初中阶段的学校,事事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近日开展的第一届校园设计大赛正是如此。学生可以选择校园的一角设计创作,允许学生跨班级或跨年级的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可以通过合作充分发挥自己专长,共同创作。“激发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及激发了创作热情的同时,也为学生更加热爱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长张洪国说。
“让空间更课程,让学校更文化。有限的校园无限的空间,项目组的学校利用不同的空间打造出了不同的育人课程及能量聚集地,帮助学生通过这些成为学校的主人,站在学校的中央。”戴旭华说。 (新时报记者张磊)
新闻推荐
践行“三靠三用四到位”,开展工作有“法宝” 田象霞:创新社区治理,方法比困难多
田象霞(右二)与年轻干部讨论工作马路宽敞洁净、停车规范有序、环境恬静怡然、社区氛围其乐融融……在工人新村南村...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