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学子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专业建设厚植成才土壤 让学生有所成就
近日,2020年改革试点赛中职组“神州数码DCN杯”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在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简称“济信”)收官。经过连续两个多月每天10多个小时的备赛训练,该校两名学生获得一等奖,这是学校继去年国赛后蝉联该赛项金牌,两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在技能大赛这一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上,济信在多个赛项中已成为省内翘楚。如今的成就都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建设基础上,多年来,学校打造了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个月备赛每天练10余小时指导教师全程陪伴
受今年疫情影响,本该在每年五六月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迟到了11月,当9月接到备赛通知时,师生紧张的神经立刻被调动起来。在前期校内选拔中,同在三二连读高职层次就读的2019级网络专业学生陈俊宏和2020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靳泽龙脱颖而出,经过市赛和省赛的大浪淘沙,他们成功冲进国赛圈。
“今年的国赛是改革试点赛,比赛时长由原来的3小时增至4小时,这对选手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本次国赛优秀指导教师之一、济信网络专业教师赵亮说,不但赛制有所改变,竞赛内容也与世赛接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耐力都有很高要求。
从9月中旬开始,2个月的备赛过程中,两名选手平均每天都要训练10小时以上。“一般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除了吃饭就一直在做题。”陈俊宏说,技能大赛的题目都要在实际设备上完成,他和靳泽龙分工合作,每天要进行2-3次完整的竞赛模拟。
长时间这样周而复始,两人感到十分枯燥和疲劳,刚开始配合时也没有默契,经常做重复劳动,但好在指导教师楚扬和赵亮一直陪在他们身边,有任何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解决。陈俊宏说,有时自己遇到难点,思考一天都理解不了,老师们就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解,帮他们攻克难关。通过夜以继日的磨合,熟记对方的特点和习惯,陈俊宏和靳泽龙逐渐找到了默契,配合越来越流畅。
备赛期间刚好跨过国庆节假期,他们只放了两天假就回学校继续训练了,两位老师也全程陪伴。“是老师们的鼓励让我们坚持了下来,现在取得国赛一等奖的好成绩,也让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陈俊宏说。
从入校起培养竞赛选手举全校之力为大赛保障
有了国赛金牌“傍身”,两名选手就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也是学校尽己所能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和平台。赵亮说,获得省赛一等奖后,选手便可享受春季高考相关优惠政策,无论在升学还是就业上,他们都有了更大的舞台。
为了给更多学生提供这样的舞台,从学生入学起,济信的老师们便开始物色、选拔各专业技能竞赛选手,像靳泽龙这样入校没多久就成功冲击国赛并获奖的学生大有人在,陈俊宏也是高一时被纳入竞赛后备队伍培养的。
“学生入校后,我们会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和老师推荐,选拔合适的学生进行特训。”赵亮说,以该赛项为例,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和英语基础,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要有毅力,能吃苦,不畏难。除了对学生严格选拔,指导教师也要不停学习。由于竞赛内容每年都在更新,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本领,才能在训练学生时准确指出问题所在,并及时对结果作出反馈。
选手和指导教师能放开手脚在“战场”上比拼,也得益于“大后方”的通力协作与支持。为了办好此次国赛,该校制定了详尽方案,成立组委会,设多个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不仅有党员干部、一线教师,还有近150名学生志愿者,他们活跃在赛场搭建、赛程筹备、氛围创设、视频制作、统筹接待等各个岗位,最终使比赛呈现出预期效果。
“普教看高考,职教看大赛”,这是职教领域常被人提起的说法,技能大赛已成为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参与竞赛多年,济信学生已在国赛多个赛项获得5金4银6铜,本次承办国赛赛项,成为该校新的起点,对专业和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都有深刻意义。形成“一体两翼”专业格局锻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这里,“以赛促教”不是一句口号,学校开展“日日有训练,周周有项目,月月有比赛”,已将竞赛常态化。技能大赛选手在提升自我水平的同时,还成为学校技能骨干、大赛助理教练,带动全校学生投身技能训练,让技能大赛推动学生日常专业学习,在竞赛中激发学习动力。
为了让师生在训练时能适应最及时的行业需求,学习最前沿的技术,学校不吝成本,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及时更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构建与之适应的实训基地,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是多年的竞赛建设,让这场在济信举办的高水平的赛事获得了主办方和参赛队的高度评价。
竞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建设根基。多年来,该校已形成了信息技术专业为主、财经商贸类专业为辅的“一体两翼”专业格局,打造出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两个省级品牌专业。2020年,新增物联网、无人机两个专业,且在物联网、数字媒体、无人机三个专业设置三二连读高职层次,实现了三二连读专业全覆盖。下一步,还将探索增设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融媒体技术应用等专业方向,紧贴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
要让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有血有肉,教师自身本领的提升更是内在决定因素之一。要想学生学得会、学得好,老师更要不断补充知识储备,只有教师有了相应水平,才能教好学生。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技能行业领域技术、设备、规范更新换代较快,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我们的老师都抱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尤其是竞赛指导老师在大赛前很少能晚上12点前睡觉,都在不断学习。”
竞赛指导教师的选拔也有较高的标准,需要综合考量教师素质和能力,不能一劳永逸。“我们要考查老师的思维能力,他们内心要有梯队建设的观念,对学生培养和学校发展有长远规划,不是做‘一锤子买卖’。”该负责人说,学校的培养让老师也更懂得感恩,常年辛苦学习和付出,培养更多优秀学生回报学校,学校已培养打造出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企双主体共育人才毕业生就业能“挑”单位
除了内在提升,职教发展还要向企业巧借力。济信相关负责人介绍,职业教育要服务地方经济,了解社会需求,校企合作是重要途径。他们组建了联想专班、智能财税专班、数字工厂等校企合作专班,以及大疆班、青鸟班等企业订单班,构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我们与企业一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将最具时效性的行业规范、企业文化、技术标准等引入教学,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会更符合市场和企业需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模式,该校一直致力于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构建“多元参与、校企双主体、动态灵活”的产教融合模式,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样板。
近年来,济信在校企合作模式上不断开拓。2018年,该校与企业合作成立全省首个校企双主体专业联盟——山东省网络技术专业产教融合联盟,省内55所中高职和百余家企业加盟,由此开创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发展新格局。
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之一,济信在探索打造中职教育新高地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满足学生升学、就业需求。“让能走的学生走好,能跑的学生有跑道,能飞的学生有平台,让每名学生都有所成就”,这成为济信每名领导和老师的共识。
有了内在外在结合、硬件软件并举的培养,济信的毕业生基本不愁找工作,而且还有很多挑选用人单位的余地。老师们经常遇到毕业生回校对他们说,之前在学校训练吃的苦都“值了”。这便是老师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新时报记者曹莫)
新闻推荐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宁 济南精准医学产业园:得天独厚 乘风起航
济南精准医学产业园效果图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记者郭尧摄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宁济南精...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