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在身边 服务“零距离”

济南日报 2020-11-30 11:36 大字

在泉城路周边最富济南特色的老街胡同里,有一群“新时代的邻里守望者”,用初心坚守着不变的为民情怀,群众亲切地称其为“胡同管家”。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结合辖区实际,创新打造“管家在身边”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实现了党组织建在网格、“管家”服务进网格、资源统筹汇网格、责任落实到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实现了网格治理从“有形”到“有效”的转变。如今,“管家”们活跃在街道的胡同楼宇,以“零距离”的热情服务暖了民心,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100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月起至今年8月,该街道12345热线群众满意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日益提升。

建立7分钟网格服务圈

第一时间为民解忧

今年7月的一个下午,泉城路街道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热线电话响起,因家中电表有雨水渗漏,担心出现漏电等隐患,居民李先生致电向街道“管家”求助。接到求助后,泉城路街道工作人员在2分钟内派单、响应,3分钟赶到现场,10分钟内联合网格内“管家”力量现场确定所需物料,并于次日4时30分完成电表雨搭安装,“管家速度”赢得了百姓信赖。

据悉,家住泉城路街道辖区的4000余户居民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管家服务联系卡。按照服务卡中“7123”问题办结时限要求,街道借助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三级架构、网格八重力量”的科学有效调度,探索“未诉先办、接诉即办”的服务机制,打造7分钟网格服务圈,在“管家”2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基础上,实现问题7分钟面对面,小事1天内办结不出格,大事2天内处置社区办,难事3天内街道来解决,实现了第一时间为民解忧。

“协商民主”群策群力

有效赋能基层治理

邻里之间围坐一圈,品一杯清茗,畅叙对于社区、城市治理的观点和感受,进而形成建议为社区发展建言。在芙蓉街社区,“小院茶摊”特色党建品牌让人耳目一新。目前,金菊巷6号院、芙蓉街5号院、起凤桥街3号院……芙蓉街社区居民自家的小院成为开展社区活动的“根据地”,大家在品茶中交流、在拉呱中协商,架起了社区党委和市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泉城路街道辖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如何做好协商民主工作,对社区治理而言至关重要。在搭建“小院茶摊”、“贡聚家园”、“街坊人家”、“红睦邻”议事厅四个社区协商议事平台的基础上,泉城路街道今年将继续推进“1+2+4+N”社区分层协商体系,即搭建一个社区分层民主协商平台,发挥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建立楼(院)、网格、社区、街道四个层面协商,邀请社区党员、居民代表、辖区两代表一委员、驻区单位代表等担任议事成员。 街道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目前已搭建8个专属网格议事厅,在民生热点问题上依靠群策群力,通过协商民主议事有效赋能基层治理。

“爱心敲门”定制服务给空巢老人家的温暖

临湖社区居民徐金玉今年78岁,是该社区的老住户。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老年常见病接踵而至,她平时的生活起居都需要人来照料。自泉城路街道开展“爱心敲门”活动后,网格员郭妏来到了徐金玉家,俩人特别投缘。如同家人一样,郭妏隔三差五就来照顾陪伴徐金玉,带给老人无尽的温暖。

为让老城区的老人生活兼具品质和温度,泉城路街道开展了“爱心敲门”行动,将独居、孤寡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确定为“爱心敲门”的服务对象,建立服务菜单,为其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例如,为112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免费配发带有服务跟踪和定位功能的智能腕表,对健康信息和运动信息随时采集,并通过“智慧泉城”信息平台为辖区孤寡、独居、空巢、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精心定制个人联络二维码。网格员以“爱心敲门”的方式,在每日巡查过程中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关注其身体状况及生活所需,为老人个性化需求制定服务方案,提供上门理发、聊天安抚、跑腿代购、收拾家务等,并通过与辖区志愿者及周边邻居的动员对接,吸纳更多社会群体以及服务队伍加入到“爱心敲门”行动中来。自今年8月以来,辖区享受到“爱心敲门”行动受益的老人已达133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帮在泉城路街道辖区已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刘磊)

新闻推荐

普速列车上“被吸烟”,他把铁路公司告了普速列车该不该全面禁烟?

普速列车上“被吸烟”,他把铁路公司告了旅客王先生拍下乘客在普速列车上吸烟的照片。央视视频截图“吸烟有害健康”...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