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伯伯”来我家啦

都市女报 2020-11-25 14:05 大字

11月21日下午,东城逸家小学四年级学生孙浚哲家里来了一位特殊客人——济南市教育局局长王品木。“几点写完作业?”“爱不爱体育锻炼?”“有什么特长?”面对询问,孙浚哲身板挺得笔直,落落大方地和“局长伯伯”交流起来。

据了解,家访一直是济南各中小学的一大“法宝”,老师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将关怀送到学生家中。11月21日起,济南3244所中小学(幼儿园)同步开展“问教问学”入户家访活动。率先走入学生家中的,是济南市教育局局长王品木。

本报记者 赵世彩 张磊 张然 张展铭 范开云 冷亚茹 赵冰 摄影 记者 黄中明 梁大磊

老师走进学生的家里,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在济南,家访一直是各中小学的一大“法宝”,寒暑假、节假日,经常会看到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将温暖送到学生家中的身影。11月21日起,济南3244所中小学(幼儿园)同步开展“问教问学”入户家访,率先走入学生家中、与家长促膝长谈的,是济南市教育局局长王品木。

局长来了学生“身心”都是关注重点

“咚咚咚……”11月21日下午2:30,济南市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区孙浚哲家的门被敲开,家访“老师”王品木来了。

“几点放学?”“几点写完作业?”“爱不爱体育锻炼?”“平时有什么特长?”在沙发上坐定,王品木先了解了孙浚哲的生活和学习。身板挺得笔直,与眼前这位亲切的长辈交流起来,孙浚哲也落落大方。

得知每天的作业能在学校的“四点半课堂”完成,还能坚持运动与特长全面发展,王品木笑着向孙浚哲竖起大拇指:“小伙子,你很阳光”,并告诉他,小学阶段注重学习外,还要注重兴趣和习惯,要在学校、在家里,做好这两点。

家访中,作业重不重、视力保护与体育锻炼等都是王品木重点关注的问题。学段不同,他的叮嘱不同。在锦屏家园一户家庭,王品木格外关注初三学生谭泽龙的心理调式:“处于毕业年级,要学会处理情绪,有问题多商量。”

学段不同,家长关注点也不同。孙浚哲的父母孙久健、葛彩莲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很忙,王品木特别问起学校的配餐及课后延时服务。谭泽龙父母20年前来济南打拼,谭泽龙父亲谭明华告诉王品木,作为外来务工者,他忙于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打拼,两个孩子都处于毕业年级的关键期,在如何和孩子交流沟通、帮助孩子学习上,比如了解中考政策、选择高中,他和孩子妈妈都有些焦虑。

“学校的氛围、家庭的环境、社会的风气,这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三大方面”,家访中,王品木也传递给家长们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叮嘱家长们要主动学习,与老师一起,共同做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拉近距离 家校社协同育人品质升级

“原来,只在新闻中看到政策,现在是局长面对面给我们解读。局长说济南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校补齐短板,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这是我们家长最期盼的。”孙久健说,王品木在家访中,还把济南教育的目标与现在推进的举措都解读给他听,“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了”。

与局长面对面交谈,谭泽龙和妻子都很振奋,他们说,这次家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局长不仅是教育专家,还是家庭教育专家,一番谈话,太受益了!”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也真切感受到了济南教育的温度与品质。

近年来,市教育局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面发展”为导向,以“万名教师访万家”干部教师全员参与为队伍保障,以“千所标准化家长学校,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建设为机制支持,“一区一品格、一校一特色”,打造“泉家共成长”家庭教育服务品牌,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有温度、有故事、有感动”的济南家庭教育发展样态。

济南市把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着力点放在做好家访工作上,每年寒暑假,市教育局都组织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假期生活学习状况,指导家长尊重学生的健康情趣、个性特长,科学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让家校合作有实效、有温度。在共同抗疫的特殊时期,开展线上线下“双线制家访”,家校共建指导服务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精准护航。关爱面向大众与重点关注个体结合,做好成长指导。

凝聚合力3244所中小学同步“问教问学”

“家访是教育的一大‘法宝’”、“从来没有一项工作如教育一样,老师与家长的目标如此一致”、“老师与家长的合作,是教育孩子最强大的合力”,在家访过程中,王品木不断向家长传达这三句话。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业者的情感投入。入户家访,展现的是教育的精细投入和人文底色。

育之道,人为先。家访不仅有助于促进交流、加深理解,也能让教育理念与方法变得更加鲜活、更为温暖。如王品木在家访中所说,现在,家校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但“键对键”不同于“面对面”,电话里、网络上的寥寥数言,无法替代一次真挚的握手、一个会心的微笑,更不必说一场真诚深入的促膝谈心。互联网时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教育的内核却始终如一。善于激发唤醒,塑造灵魂,塑造生命,面对面,心贴心,这是济南教育的温度。

在王品木敲开学子家门的同时,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陈爱民、吴云霞、方辉、王纮、刘绍辉、苏旭勇、韩继清等都走在了家访的路上。与此同时,各区县教体局局长以及全市3244所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的校长、园长入户家访“问教问学”活动也拉开了序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状态下,济南市将“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拓展为“家访进万家,满意在教育”全员家访工作机制,通过局长、校长、园长带头入户家访“问学问教”,主动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推介教育发展成绩和教育教学管理政策,介绍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以及教育教学成功经验,充分沟通交流个性化教育方案,共同分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烦恼,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人才观、成长观,达成对学生教育管理和发展成长的共识。

延伸阅读跟着《泉城家庭教育》学育子实招

给家长们送去温暖,也给家长们送去知识与学习平台。王品木此次家访,给走访的家庭都送上了2021年《都市女报·泉城家庭教育》订报卡,他叮嘱家长:“这份报纸,是市教育局和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打造的家庭教育平台,有很多前沿理念和育子实招可以学,一定要利用起来。”

据悉,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们与家长促膝长谈时,也把《2020,让济南教育温暖这座城市——致泉城家长的一封信》,以及《都市女报·泉城家庭教育》订报卡送到了家长与学子手中。

目前,家庭教育是济南家长们关注的热点,王品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家庭教育方面,2020年济南市教育局出台一系列惠民措施,其中就包括打造《都市女报·泉城家庭教育》等平台,引导家长了解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资讯,促进家校融合沟通提升发展。通过这份报纸,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从关注儿童个体成长转型到家校携手共进,从关注学业表现转型到重建家教家风。

新闻推荐

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济南这份国字号荣誉背后的教育担当

□本报记者王原本报通讯员曹磊陈敏11月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济南市荣获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