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从“进校园”到“驻心间”
本报记者 朱洁
11 月 16 日 10:00,阴云密布,济南市经八路小学的操场上却是欢声笑语,700多个孩子席地而坐,热情欢迎一群特殊的客人。
这是市中区第一届“杂技进校园”演出现场之一,表演者为济南市杂技团的19位演员。对于一所地处闹市、外来务工子女占比三分之一的学校来说,该场演出也许有特殊意义——据学校统计,该校95%的孩子此前从未在电视之外欣赏过专业杂技团队的表演。
欣赏“好的、美的、高标准的”
一枚水晶球在演员两手、双臂之间来回地转动,时而飞向空中,时而悬浮于双手之间;它那么乖巧听话,似乎被魔法定住一样,精确地停在演员手腕、手肘、头部。就在孩子们目不转睛的时候,那球又调皮地想要摆脱魔法,带着演员游进了观众席……
水晶球表演,大有来头。这是济南市杂技团2020年大戏《泉城记忆》的开场情节——这枚水晶球带着泉城人走进了几千年的记忆。
气温只有13摄氏度,演员谢超的表演服薄如蝉翼,笑容灿如暖阳。“在操场上演出和在剧院里肯定不一样。”他说,这里的灯光、服装、道具、化妆、音效等确实无法与剧场内的相媲美,但是有一点是剧场表演无法企及的,那就是孩子们兴之所至的掌声与喝彩、纯洁的眼神与由衷的喜爱、便捷的互动与“接地气”,对演员来说,乃莫大的鼓舞。
从9月底至今,市中区教体局引入济南儿童艺术剧院、济南市歌舞剧院、济南市京剧院、济南市杂技团等四家专业艺术团队的70场公益演出,惠及学子5万余人。参与演出的均为各剧团拿过大奖的节目,名角闪烁,就像市杂技团团长邓宝金所说的,“把最高水平的表演给到孩子们!”
其实,2014年率先邀请济南儿童艺术剧院入校演出时,市中区教体局的初衷特别简单——无论身处哪一所学校,无论学校场地大小、条件如何,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好的、美的、高标准的”艺术表演。就这样,七年间,多个专业艺术团体几乎走遍了市中区每一所中小学,演出场次达到200余场。
看的是演出 品的是文化和精神
14岁的李晚晴,下巴和胸贴地,腰后弯,两条长腿甩到头前撑地,一位队友紧贴李晚晴的腹部做出了相同动作。就这样层层叠加,直到第六位演员,即“尖儿”,在最上方完成优美的亮相。她们把力量与美的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老师,这是什么节目?”一位女生歪过头问身边的班主任。“柔术。”“我练舞蹈,下腰、劈叉疼,都不想练了。姐姐们疼不疼?”“练成之前,一定是疼的。”
小女生点了点头。
“看演出不能光看热闹。”这位老师说,一演一讲,老师们能讲的内容有很多,孩子们能够反思的内容更多,“欣赏完柔术节目,在对美和毅力的赞赏之外,孩子们理应对自身潜力的了解更深一层”。
也有节目失误过,孩子们看着演员依然优雅地捡起道具,从头再来。“他们会想:原来失误是在所难免的,我失误的时候,也要沉住气。”
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的《七色花》进校园时,演员们总是直接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才能获得美好的友谊?”孩子们的思考是随着剧情一步步发展的。
济南市歌舞剧院带来的《哆哆嗦嗦的奇遇》,则属于家庭音乐剧——一个名叫哆哆的小女孩,在生日这天因不满爸妈忽视自己的感受,带着小猫嗦嗦跑出家门,后来在一间名为“奇遇”的酒吧,哆哆和嗦嗦经历了各种奇遇,最终一家三口在更加理解爱和幸福的意义后,又欢聚在一起。通过观看演出,孩子们明白:自己从出生便与父母构成了真正的家,从家中开始认识父母、了解自己、感受温暖,但是在感受爱的同时还要学会付出爱。
济南市京剧院院长李琦则认为,在小观众的心里埋下京剧的种子,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京剧演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表达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想和价值观念,保留了被广泛认可的中国文化遗产要素,“老祖宗的东西要传承下去,首先要培养能欣赏的观众”。
45岁的吕传举从7岁开始练杂技,因为特别喜欢孩子,他客串小丑有20余年。“孩子们喜欢我,是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我会怎样捉弄他们,这也是小丑表演的精髓所在。”
“进校园这类公益演出,演员们都积极参与。”杂技团领队孔宝民教练说,大家尤其乐意把精彩演出送给此前没有机会接触过这种艺术形式的人。
正如现场一位老师所言,“要是孩子从小就穿着不合身的衣服,那么他们关于服饰的审美,很难得到培养。孩子所穿的衣服鞋帽、所听的音乐、所读的书、所看的演出、所去的地方……构成了他日后对美的认知,这个能力是需要潜移默化的,不断渗透、不断影响的。”
所谓眼界,其实是最基础的审美逻辑。看得多了,自然能够分辨美丑。早些时候,济南市经纶小学“抢”到一场《七色花》,有20余年音乐教学经验的鲍茜蒂老师认为,“美育开始的最佳时机,就是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
鲍茜蒂老师说,在加强美育的当下,学校自然会成为培养孩子艺术素养、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地点,但是家庭的配合与家长的意识也非常重要。“营造一个有美感的家庭环境、经常带孩子走进艺术场馆或者引导孩子阅读艺术类书籍的过程是更重要的,因为这才是涵养孩子艺术素养、形成独特艺术气质的过程。”当时,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欣赏演出的样子,她脑海里回荡着这句话,“美
育是教会孩子与他人共处、与世界共处的最好方式。它让孩子感知世界的美好,拥有很好的共情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让人性更趋于美好与和善。”11:00,演出结束,冬雨淅淅沥沥飘落。孩子们用手遮着头往教学楼上跑去,“没看够”
“什么时候再来呀”……记者喊住一个跪在地上看了一小时演出的男生,“盼着再看演出,是因为不用上课吗?”“不。”他想了想,“是因为震撼。”美育从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开始
顶着红鼻头、身穿背带裤的小丑,从孩子们身后窜出来,场上一片惊喜的欢呼。十几个用长棍气球做成的小动物,作为见面礼横冲直撞进了观众席,但还有更多孩子翘首以盼,希望快乐加倍……
新闻推荐
□记者段婷婷通讯员张树斌胡艺萌报道本报济南讯11月13日下午,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启动“牵手知产共赢未...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