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平台 高端资源 高效对接 2020中国(济南)生姜产业发展暨优势资源对接高峰论坛侧记

济南日报 2020-11-19 11:38 大字

刘焕芳博士与生姜种植户王世国交流

这是一次生姜产业的盛会。生姜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和种植大户、加工出口企业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姜产业发展。

两天的论坛,专家讲座、产销对接、合作签约、产品品鉴……议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本来预计到100人的会议,结果来了150多人,不少是不邀而至。高端的科研成果、实用的技术信息、一线的实践经验,让与会人员频频举起手机拍照。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博士刘焕芳从朋友圈知道会议消息后赶了来。她说,她搞生姜基础研究,对生姜产业不了解。听了专家的报告,了解了生姜的起源、品种介绍和产业链条等,并同徐坤等专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很多。她希望以后多参加类似的活动。

湖北有一定面积的生姜种植,也有自己的“来凤”生姜。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郭凤领特意带了蔬菜协会和种植大户前来参会学习。她说,山东省的生姜种植、科研、加工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次来学习,无论从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还是水肥管理、科研方向等都收获都很大。要把山东先进技术带到湖北去,促进湖北生姜产业的发展。

张旭林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旭通生姜协会的会长,在指导姜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是土传病害、农民用肥不合理问题,很是头疼。他说:“听了江丽华老师的课,对我们很有帮助。回去我把江老师的课件整理一下,再给农民详细讲解,帮助农民在生产中解决问题、规避风险。”

“每户种姜二十亩,产量亩超一万五。户均收入达百万,乡村振兴成典范。”徐坤教授的即席赋诗,让大家种姜热情高涨,许多资本大户也跃跃欲试,计划大规模种姜。

“我想投资5000万元,种3000亩姜。”来自泰安市的黄凤鸣很是“豪横”。但是如何繁育自己的姜种、创造自己的品牌是他的困惑,他想把更多的农民联合起来种姜,并邀请专家到他家乡指导。专家们表示,一定抽时间去他家乡看看,帮他种好生姜。

来自湖北的杨国祥是做房地产的,通过会议,对生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生姜产业有了新的了解,也准备种生姜,但苦于找不到姜种。来自枣庄的贺建伟想做春节前上市的嫩姜,也无门路。“我们有300多亩姜种质,有很多品种。”莱芜区汶南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亓均平解决了他们两个的问题,“在徐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有专门的团队研究生产蔬菜姜,一亩地产量2500公斤左右,效益不错。”

与会的嘉宾有“不差钱”的老板,更多的是种姜大户,他们很多是在九六三公司的指导下通过标准化种植,产量大增,质量提高,收益倍增。

通过执行九六三公司的标准化种植方案,潍坊市坊子区的种植户王大伟水洗鲜姜亩产达到1万公斤,很多农户不敢相信。今年,农业部门在王大伟姜地举办观摩会100余次,接待省内外种植户5000余人次,之前不相信的都服气了。大家对九六三公司充满信心,纷纷表示与公司合作,联合创建万亩“三品一标特色生姜”标准种植示范田。

茶歇时间,与会人员抓紧时间互留联系方式,并就具体问题展开了讨论。观摩着会场两侧的生姜品种,品尝着生姜深加工产品,与会人员对生姜产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生姜出口中的问题主要是农残管控,希望专家能研究一下。”“我们是专一专业专注做生姜深加工,特别是在功能成分的提取上,我们在技术方面还有一定的需求……”主做生姜出口和深加工的山东万兴食品有限公司和莱芜东兴源食品有限公司给专家们提出了课题。

“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科研。这次论坛各方面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研究课题,找到了科研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他们的需求搞好科研和服务工作。”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莱芜综合试验站站长李承永表示。

新闻推荐

公司减资公告

济南济高东诚置业有限公司,经股东会决议,拟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减少注册资本,由85000万元减至35000万元,请债权人于2020年11月...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