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个不用“管”的娃
济南第十四中学初一学生张阳母亲张思霞
人靠习惯生活,道理仅是用来指导生活。“理可顿悟,事须渐修”,道理容易明白,但只有把这些道理慢慢内化成为自己的习惯,知行合一,一个人才会真正从中受益。这是我的人生经验,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
张阳是我们家的大儿子,刚上初中。这个孩子,目前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我们几乎是不用管的,因为良好的习惯已经可以让他自己管好自己了。
每一项作业都落到实处
提起写作业,要从张阳小学一年级说起。
那时,他刚开始学写生字,写得很不好,每次都是黑糊糊一片。我问他:“老师看到这样的作业,会是什么心情?”张阳顿了顿,又看看自己的作业,默不作声换一张再写。
孩子每天写作业时,我就陪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写,有一点进步就真心表扬他。不会的题,我们一起做。有时候一道题讲上十遍八遍,但他仍然不懂,我也会心生烦恼。在晚上,我会与孩子爸爸一起分析当天的问题,想着怎么才能把孩子教好。
后来我想通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不必急于把自己的理解灌到孩子脑子里,而是应该先听完孩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给他讲。今天讲明白了,明天我还会给他出同类型的题,到了周末我们再复习一遍,过一个月左右我们还会再来一遍。就这样,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是写的、听的、读的还是动手做的,我们俩都认真完成,绝不打折扣。
就这样,一直陪完三年级。他上四年级时,我开始慢慢放手,换了一种陪伴方式:我在一旁做家务,碰到不会的题目,他可以随时来问我。周末我会和他一起复习一遍本周所学的内容。到了六年级,孩子能自己完全搞定学习,我只负责“家长签字”。到了初一,他适应特别好,我们完全放手了。
对此,孩子爸爸有一句话说得好,“好习惯是‘盯’出来的。”
别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
说到阅读,我也闹心过。
张阳喜欢读课外书,特别爱看校园小说,比如《笑猫日记》、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等。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他不愿意看,这让我有些着急。
我尝试了一些方法:我们俩一起读或者比赛读,结果多半是我读完了,他才读完一两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向老师请教。当时十四中小学部班主任吴琼老师说:“传统文化类的书没有校园小说有趣,不要着急,这很正常,不要去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接着,老师在班里推荐了《君子的春秋》《诸神的踪迹》等书,张阳按照计划读完了,还挺喜欢。
四年级寒假,张阳的学习计划里加了《唐诗》《论语》,每天读一句话,背一首诗。五年级时,张阳参加学校百科知识竞赛,他发现其中80%的题都是传统文化知识点,自己错了不少。从那年开始,张阳开始主动阅读《少年读史记》等书,央视的文化节目也看得津津有味。
小学临毕业时,张阳被评为市优秀学生;进入初中后,作为英语课代表的他,成绩名列前茅。
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家庭教育。只要有温和的坚持,有静等花开的耐心,有及时捕捉到进步点的智慧,我相信滴水可以石穿。
新闻推荐
执法人员检查餐饮油烟设备。本报讯(记者刘高君通讯员李玲)槐荫区振兴街中队检查辖区餐饮业户油烟净化器使用情况、...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