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机器人“共舞”的刀尖上“守护者” 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二科主任刘华水
他是省内第一位接触“天玑”骨科机器人,并将它运用到骨科手术中的医生;他精于骨盆骨折微创手术,专于骨科机器人辅助下骨盆骨折手术,开创了骨盆骨折微创精准手术新时代;他与张文宏、陶勇等医生一起站上领奖台接受表彰,在今年中国医师节当天,将象征着实力与坚守的“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收入囊中,他就是济南三院创伤骨外二科主任刘华水。
“从事的工作和兴趣爱好是一致的,这是我最大的幸运。”面对荣誉,刘华水平静地说。这一路,磨碎了时间,洒满星河长夜;这一路,披星戴月,踏遍曲折蜿蜒,他初心不忘,意志不懈,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打破“伤筋动骨100天”的“魔咒”借力机器人将复杂手术化繁为简
什么是骨科手术中最大的难题?“不同于其他手术,骨科的手术更像是在‘暗箱内操作’。”刘华水说。
业界都知道,刘华水有一双巧手,面对各类疑难骨折病例,他打的螺钉又准又稳。然而,刘华水却认为,即便技术再好,也无法保证手术的稳定性。哪怕有一次“失手”,对患者来说就是致命打击。
2016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引进了山东省第一台、全国第二台国产第三代“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新助手的到来,让刘华水眼前一亮。
同年12月,一位高处坠落摔伤病人被送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根据病情判断,患者属于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此时,刘华水的脑海中涌现出大胆的想法:要与骨科机器人一起完成这台手术。
有了定位精准、微创的骨科机器人“辅助”,加上他20多年骨科手术积累下的丰富经验,刘华水有信心完成这台手术。这台原本需要耗时4个多小时的手术,仅用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在机器人的配合下,手术过程出血量少、创口小,术后第六天,病人就能扶拐下地行走活动。凭借第一次与机器人的完美配合,刘华水彻底打破了“伤筋动骨100天”的“魔咒”。
“这次手术的成功,让我觉得骨科机器人是个不可或缺的好助手,它可以将复杂的手术简单化、常规的手术微创化、疑难的手术个性化。所以,我们必须将这个机器人研究得更透彻,才能为更多患者减轻痛苦。”刘华水说。
全省首例机器人骨科手术的顺利开展,开创了山东省骨科手术智能化、精确化、微创化的机器人新时代,引起业界轰动。
让更多骨科患者受益四处奔走将机器人推广到全国
在业界,刘华水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造福患者的医者仁心,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他的三个“全国前列”:个人骨科机器人手术量居全国前列、发表机器人相关论文居全国前列、全国骨科专业学术交流主题演讲次数居全国前列。
不仅如此,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骨科机器人技术,从2016年至今,团队已顺利完成了超500例骨科机器人手术,旨在用科技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刘华水深知,骨科机器人手术再好,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只有将骨科机器人推广到全国,让更多的医生掌握这项技术,才能造福更多的患者。北到黑龙江、南到昆明,国内知名的骨科医院讲台上,总能看到刘华水的身影。
“我院骨科机器人手术的开展,给病人带来了非常好的体验,进一步擦亮了骨科品牌,可以为更多的病人服好务。”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士懂说道。
用赤诚之心书写从医誓言他让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作为一名医生,刘华水用赤诚之心书写从医誓言;作为一名党员,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总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伟大。在大家眼中,刘华水始终坚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展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胸前的党徽和身上的白大褂交相辉映,闪出耀眼的光芒。“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牟鑫看来,刘华水在党建工作中,积极带领党支部全体党员钻研业务、促进医术进步,为医院的创伤外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用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医者的仁心践行着使命与担当,为守护更多人的生命与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本报记者郭歌)
扫码看视频
新闻推荐
今年“双11”电商购物节济南铁路每日开行16趟高铁为你送快递
本报11月1日讯(记者刘文忠)今天上午,G2058次高铁列车载着124包1.5吨电商快递由济南西发往广州南,铁路“双11”电商黄金周...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