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改革为消费者带来了什么影响?

大众日报 2020-10-30 09:58 大字

□宗星

9月19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车险综合改革实施满月,广大车主是否感受到“降价、增保、提质”?保险行业如何应对改革带来的调整?笔者近日调查发现,此轮车险改革对于消费者和行业来说,是一次“提质、扩面、增效”的过程。新政之下,车险“价格基本上只降不升”的预期确已实现。改革总体呈现出利好消费者,同时对保险行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与此同时,设定附加费用率下调导致佣金返点降低,保险公司与销售渠道的合作正从“佣金为主”转向“送修为主”,汽车4S店正酝酿将小型车险“踢出局”,车险企业多重布局规避“风险”。车险改革后,兼顾价格优势和服务优势的车险才更有竞争力。

保费短期内只降不升

总体呈现出利好消费者

最新数据显示,在近年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车险在财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依然达到近6成。对于改革,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实施后短期内基本可以做到价格只降不升,保障只增不减,服务只优不差。

根据《指导意见》,交强险保费降低、保额提升。针对事故有责任方,交强险总责任限额12.2万元,改革后保额提升到了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升到了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从1万元提升到了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依旧是2000元。对于交强险保额提升,在某国产品牌4S店选车的陈女士说,平时容易小剐小蹭,改革后对车主的风险保障提高了。

众所周知,交强险实行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换句话说,保险公司在保费收入不变的前提下,必须提高赔偿限额,做到“增保”。

交强险如是,《指导意见》还要求拓展商业车险的保障责任范围,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等保险责任,而且前提依然是“在基本不增加消费者保费支出的原则下”。

因为众多险种纳入车损险范围,平常客户经常购买的附加险种等不再需要单独购买,直接造成保费减少;与此同时,交强险提升了责任限额,商业车险拓展了保障范围。本次车险改革后,第三者责任险的最高赔付额也由500万元调整到1000万元,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风险保障需求,更好发挥保险经济补偿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

据了解,本次车险综合改革“提质降价,惠及消费者”,不只表现在交强险改革方面,也同样体现在车损险改革方面。改革之前的车损险存在覆盖范围不足、表述不明的问题,给投保和理赔增加了复杂性。新规充分考虑了消费者使用汽车时所面临的风险和痛点,扩展了保障范围,同时降低了免赔率、减少了免赔项目,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

“本次改革过后,车损险确实做到了更加简明清晰,减少争议、消除矛盾,体现了本次车险综合改革的终极目的。”济南乾盛比亚迪保险部主管刘丽介绍,车损险扩大了保障范围,整合了原本需要自主选择并购买的附加险内容,决定了车损险实质的质量上升。通俗来说,就是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服务。

此外,从价格的绝对值来看,刘丽表示,本次改革将商业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改革后商业车险基准保费价格大幅下降,这也是车主感觉降价的一个原因。

不过,也有车主反映,改革后车险价格上升了。笔者了解到,过去3年出险次数多、保险公司返给被保险人的现金和卡券减少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车主支出的保费增加。

家住二环南路的陈先生去年所交的车险(包括商业车险和交强险)保费约为4100元,最近他准备续保时,发现同一家保险公司给的报价为4700多元,所赠送的服务也不如去年多。而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此前保险公司返还给他的现金没有了。陈先生告诉笔者,去年保险公司提供给他的报价为5000多元,但“优惠”完只需交4100元。

值得关注的是,改革引导保险公司将考虑赔付记录的范围由前1年扩大到前3年,并降低对偶然赔付消费者的费率上调幅度。这意味着,有的车主过去3年里出险次数较多,改革后购买车险可能会面临保费提升。同时,过去一次出险就涨保费的情况将有所改观。不过,笔者联系几家保险公司和汽车经销商保险业务部发现,目前,针对此项改革内容,保险公司还没有制定明确规则。

“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最影响车险价格的因素还是出险次数。”刘丽说,对不同车主的奖励与激励机制更加成熟,拥有良好驾驶记录的车主值得获得更好的待遇;相应的,发生交通事故比较多的车主,其驾驶成本是提高的。通过价格的差异化,引导司机群体改变驾驶习惯、提升安全理念是行之有效的。

提高服务品质

吸引忠实客户

不少车主发现,今年保费降了,但保险公司的现金返还也取消了,保险公司将返还部分直接让利给了客户,免去了客户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过去,保险公司多采取返还形式吸引客户,车险市场的现金返还额度也不同,导致市场为争抢客户产生恶性竞争。一些保险公司承诺的返还额度没有兑现,车主维权无果,恶性竞争最终损害的是车主的利益。

“改革之后,保险公司直接降低保费,给客户现金返还的比例非常低,保费基本不存在较大的差异,避免了一些恶性竞争。”刘丽表示,未来客户选择保险公司将不再以保费高低作为参考标准,而是更多倾向于选择救援理赔服务效率高的企业。

有行业人士认为,商业车险竞争中的绝对优势,已经从价格转向了服务。本次车险综合改革是行业竞争和时代发展的缩影,核心应该是让车主得到优质服务,以降低服务水平为前提的盲目低价是不可取的。能够兼顾价格优势、发挥服务优势的保险企业和产品,将在新规时代脱颖而出,从实质上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与风险,吸引一批忠实客户。

险企面对盈利压力

中小公司或受影响

宋亚军是某豪华品牌4S店保险业务部主管,他给笔者讲了一件自己的亲历之事:“前两年,我们的一个客户将新车停到了建筑工地边,当天风大,板房屋顶被吹落砸在了新车上。”

倒霉的是,这个建筑工地属于违建,正在拆除,几天内连建筑带工人便消失一空,留下车主一人在事故现场凌乱。

“当时,客户和保险公司处理节奏很慢,没有第一时间报警,结果施工方找不到了。”宋亚军如是介绍,“最后在斡旋之下,保险公司还是按照意外或无主的东西砸坏,走车损险赔偿的。”

那么现在呢?

“如果这案子发生在今天,如果赔付金额较大,不排除保险公司启动‘未及时通知,导致保险事故性质、原因、损失难以确定’的免赔付条款。”他表示,“这次车险改革,我感觉保险公司会进一步严管出险流程,减少出险率,最终降低赔付成本。”

根据上述减少出险的逻辑,他还预计一些不文明的驾驶行为会得以遏制,“一些危险行为行车造成的事故,保险公司可能会主张当事车主承担更多的责任。”

此外,还有一些车主认为《指导意见》的重点,在于“去中介”,现在车险的前端费用过高,一些公司一半以上的费用都来自于付给中介的提成返点;《指导意见》要求将商业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并要求降低一些销售领域过高的手续费水平,这极大地压缩了中介利润,也间接降低了投保人享受到的折扣。

按照该说法,“降价、增保、提质”对保险公司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还是在“去中介”背景下,中小保险公司的生存问题。“毕竟折扣少了,大家都去买‘人保、平安、太平洋’3家的车险了。”很多车主都抱有这样的观点。

实际上,在《指导意见》中,也有“支持中小财险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的条款,而在宋亚军的培训课件中,也出现了“压缩合作保险公司数量,向优势公司集中”的项目,并且他们4S店也跟三大车险开展了更紧密的合作。

转型升级

打造新的服务产品

由于整个车险行业转型升级,4S店“车险服务”的职能也要变。“一方面要增加续保率,尽量维持中介费收益;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保费利用率,争取更多的送修机会,以及优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具体到本店,宋亚军表示,自己已经是客户的“管家”了。

“客户一出事故,整个出险流程都可以由我来负责,就是为了赶紧把事故车拉到店里来修,好挣钱。”他如是打趣,“在充分尊重车主选择权的同时,4S店必须致力于满足客户全面用车需求,提升服务意识,从维修、保养、出险等客户用车环节服务客户,在救援、代步车等方面提高客户服务体验,提高客户接触频率,增加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客户黏性,增加续保率。”

同时,此次车险综合改革,也倒逼车险行业转型升级。业内人士表示,车险的盈利点较低,改革后保险公司的经营难度将提高,行业会逐渐分化。人保、平安、太平洋等大型保险公司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科技赋能,优化保险公司定价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逐步探索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车险服务,而一些没有能力进行科技赋能的小型保险公司,或将逐渐被挤出市场。

据了解,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利用自身网点密集的优势,在车辆年检时,对车辆内部系统进行检测和数据收集,以便公司在承保时做参考;而在车辆理赔后,还要对车辆做全面的风险检测,防止车辆“带病上路”,提前规避风险。

据济南一顾汽车SPA体验馆总经理沈硕介绍,未来会与几家车险企业合作,开展“免费体检”的服务项目,车主在验车、理赔、汽车美容、维修保养时顺带给车辆做个“体检”,而“体检”数据既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做好风险防控,也可以帮助车主安全驾驶,实现三方共赢。

新闻推荐

齐鲁遗嘱库为六十岁以上老人终生免费提供遗嘱咨询

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李荣凯齐鲁遗嘱库旨在弘扬“以促进尊老敬老文化,弘扬齐鲁文明家风”为宗旨,邀请全国法律援助...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