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战士曾广德:“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是我一生的记忆”

济南日报 2020-10-26 11:25 大字

编者按 抗美援朝老战士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舍生忘死的英勇之举必定被世人铭记。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派专人来到集团四位离退休老干部家中,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情况,转达对他们的关心和问候,向他们为国家作出的贡献致以崇高敬意,并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和慰问金送到他们手中。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和故事,重温那段难忘的战争岁月——

虽然已是90岁高龄,曾广德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一说起当年抗美援朝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老人打开了话匣子:“1951年5月,我跟随部队奔赴前线,造桥修路、排雷除障……”

1949年2月,19岁的曾广德光荣入伍,编入二野工兵七团,成为政治处宣教股的一名干事。部队进入康藏地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大部队和物资运进西藏开辟了通途。

抗美援朝开始后,1951年5月,工兵七团奉命入朝作战。“四处都是飞机狂轰滥炸的悲惨景象,等待我们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曾广德回忆道,战争伊始,敌人的炮火与空中火力强大,原有的战壕难以为战士提供足够的防御,于是志愿军四处开掘坑道。

作为一名工程兵,既要胆大心细,还要眼观八方,在躲避敌军轰炸的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工程兵比步兵还要危险,手里没有武器,丝毫没有还手之力。”曾广德说,头上就是飞机,四周就是炮弹,眼前还可能有地雷,但那时已顾不得个人的生死,只有横下一条心,干!

当时的施工机械化程度很低,铺路架桥主要靠人工。美军将公路、桥梁作为主要轰炸目标,以切断志愿军的交通运输线。经常是一顿狂轰滥炸后,他和战友们紧随其后抢修、重建被炸毁的工事,有时候正修着,炸弹就扔下来了,整日奋战在炮火下,“惊险”成了家常便饭。

一天,曾广德正在坑道口执行任务,一架飞机呼啸而过,爆炸声四起。战友拉响警报,他下意识地往前迈了两步,这时爆炸的弹片飞来擦着他的后背划过。幸亏时值寒冬,他穿着的棉袄一下子被划破,露出了已经发黄的棉花,回过神的他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即使危险无处不在,我和我的战友,也没有一个人想过后退,只想着千方百计完成任务。”想起了那些留在鸭绿江畔的战友,曾广德热泪盈眶,充满了敬意。近70年过去了,但一个个清晰鲜活的名字,老人仍记忆犹新。

大同江上游,七团二营四连负责摆渡。没有船,战士们就用汽油桶和木头捆在一起做成门板桥。十几米宽的河面水流湍急,为固定桥面,从河对岸找到一块大石头,用钢丝绳把石头和桥面连接在一起。一系列工事刚完成,敌军飞机又来轰炸,几枚还未爆炸的炮弹散落在门板桥周围。为了保住门板桥保障部队通行,四连五班的班长寇森田抱起一枚来不及排掉的炸弹冲了出去,刚把炸弹扔到几十米外的深沟里,炸弹就爆炸了。

随着战争的推进,志愿军越战越勇,胜利曙光初现。“当时不知道局势的整体情况,就觉得越打越顺。”停战协议签署,曾广德所在部队接到了7月28日0时(当地时间)正式停战的命令。“当时就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曾广德所在部队又接到了新任务——双方军队各自退后建立中立地带,在中立地带修建一条公路,被称为“和平公路”。

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给志愿军的搪瓷杯上印着“赠给最可爱的人”等字样,曾广德保留至今。

1958年,曾广德复员到济南日报工作直到离休,始终深耕时事板块,关心着国家发展大计。已是耄耋之年的曾广德对如今的生活满怀感恩之心:“能过上小康生活,我是幸运的那一个。那段为祖国浴血奋战的岁月,那些一同赴汤蹈火的革命身影,是我一生的记忆。”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晓菲 张有水)

新闻推荐

霜叶红于二月花

□崔新程报道10月25日,济南九如山风景区内,满山红叶与青绿的水潭、灰色的木屋,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作。近日,伴随天气...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