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新池:追忆一段城市生活史

济南时报 2020-10-19 14:05 大字

1958年,铭新池通宵营业。

1966年2月21日,铭新池女修脚员盖玉凤在做清洁工作。

1980年7月1日,济南市铭新池在夏季增设冷饮部。1959年,铭新池。

上世纪80年代,济南经二路鸟瞰。□新时报记者 江丹

站在今天的经三纬二路口,已经找不到铭新池的踪影,但是很多老济南人依然清楚地记得它的模样。20多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去有“华北第一池”之称的铭新池洗浴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后来则成为一种生活记忆。那栋在历史中出现又在历史中消失的建筑带着它的传统,见证了济南60多年的沧桑巨变,也承载了济南人的城市生活史。

华北第一池

曾经的经三路61号门牌属于铭新池。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中还留存着关于铭新池的介绍,它始建于1930年代,原为积福堂铭新池,砖木结构,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呈“回”字型,入口设西洋柱式门斗,门厅高大宽敞,井式天花板富丽堂皇,分男女两部分,是当时全国较大的浴池之一。

铭新池初建之时,正是济南商埠经济繁华盛期。铭新池交通地理位置占优,它的北侧是德华银行,西北方向是火车站,西边是小广寒电影院,西南方向则是大观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据济南市情资料库的介绍,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除了铭新池,济南的知名浴池还有位于富康街的四海春浴池、万字巷的涌泉池、大布政司街的浴德池、经三纬五路口的新生池、经三纬三路口的新新池等。

铭新池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华北第一池”。1934年的《济南大观》刊登的广告上介绍了铭新池的十大特色:“一资本雄厚,建筑完全。二陈设欧化,盆池两便。三卫生清洁,空气新鲜。四交通便利,适中地点。五招待周到,茶香水甜。六三次换水,不热不寒。七女子沐浴,分门别院。八男女理发,美化容颜。九乘凉望景,屋顶花园。十院内停车,妥为保管。”

据资料,1931年,济南浴池业成立同业公会,规定浴池的登记营业等事宜,比如要求“洗澡及茶水费按床位等级统一规定,顾客进门按等级付资,以免服务人员随意索要茶资小费”,规定“顾客自进门起,按2小时一个澡价计算;超过2小时者加收澡价半倍,超过3小时者,按两个澡价计算;寝宿时间最多不超过4小时”。

同业公会的成立或许能从另一方面证明济南浴池业当时的繁荣,但是它跟很多行业一样,无法抵挡大时代的动荡。物价飞涨、煤炭紧张、顾客骤减……很多浴池相继倒闭。新中国成立后,铭新池是留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浴池之一。

去一趟铭新池

如今的很多老济南人对铭新池的生活记忆便是始于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济南市市中区作家协会主席陈忠仍记得小时候跟着大人去铭新池的经历。

陈忠回忆,有一年好像是春节的时候,下着大雪,他跟着父亲,还有一位张伯伯一起到铭新池,“印象当中,这个地方特别干净,比其他浴池干净很多,它的卧榻铺着很白的白毛巾,有茶几,茶几上面有茶壶、水果牌,还有很干净的痰盂,甚至有当初很有名气的华生牌电风扇。我记得当时我们洗完澡出来,一个跑堂的老大爷把消过毒的热毛巾给我们每人一块,擦完脸以后,又给我们很大的一块白色的毛巾裹在身上。”

在陈忠的记忆中,同行的张伯伯拿出一支大前门香烟递给了跑堂大爷,对方说声“谢”,然后接过来夹到耳朵上,并且给他们沏了一壶茉莉大方。屋里暖烘烘的,透过热气腾腾的雾气可以看到窗外四方的院子里正大雪纷飞,偶尔听到鞭炮声音。陈忠说,那种温馨的感觉,现在想来依然清晰。

陈忠曾把这段与铭新池的故事写进他的《济南往事》中。他写道,对那时候的寻常百姓家来说,去浴池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只有到了年跟前儿才舍得去一趟,干干净净地过年。他说,在1970年代,来一次铭新池要花费两毛多钱,而买一个烧饼才需要3分钱。比起铭新池,那个时候陈忠更多地跟着大人去天地坛街北首路东的浴德池。那里的价格相对便宜,但硬件设施和提供的服务也相对简陋。

除了这些知名浴池,在当时济南人的洗浴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还有各个工厂的公共浴池,如今也已经难见踪影。在我们今天看来已经普通得几乎可以忽视其存在的洗浴生活,也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这座城市社会变迁史的一部分。

被怀念的城市标志

在陈忠的印象中,那时候去浴池除了洗澡、喝茶、听戏匣子,“如果再奢侈点儿,还可以请个修脚的师傅,帮着修剪脚底板子上的老茧、脚垫、鸡眼,以及厚指甲、死皮。若赶上好的修脚师傅,还能享受到捏肩、按背、按摩腰椎等额外待遇。”

这几乎是当时济南浴池行业的服务标配。据史料介绍,“1978年以后,浴池业逐步恢复送水、修脚、理发、搓背、迎送顾客等服务项目,各浴池相继恢复设立了小卖部,零售香烟、茶叶、火柴、肥皂等;还增添了剪刀、鞋刷子、指甲刀、穿鞋凳等便民工具。有些大浴池专设理发室、修脚室,不洗澡的顾客可来理发、修脚。”

济南报业影像档案馆收藏的铭新池老照片中,有一张内容是铭新池在夏季增设冷饮部,由济南日报摄影记者郝蔚于1980年7月1日拍摄。冷饮部备有鲜啤酒和各种拼盘,市民围坐一桌小聚。在社会变迁中,铭新池几经沉浮,紧紧追赶着时代的脚步。

1990年代,铭新池拆除,在与这座城市相伴60多年后,自此消失在济南人的生活中。如今行走在宽敞开阔的纬二路上,放眼望去,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铭新池旧址上,新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铭新池因济南城的发展而出现,又因济南城的新建设而消失,最终成为一种生活记忆,常常被很多老济南人谈起。

站在铭新池旧址回忆铭新池,陈忠感慨生活的变化之大,那些看起来微妙的日常,却被时间塑造成了城市的某种标志,它们失去了,但依然被怀念着。

每个济南人的记忆里,都封存着一座过去的济南城。“济南记忆影像保护工程”系列报道,借助一张张城市影像,追溯城市过去,重温城市变迁,唤醒我们的城市记忆。在怀旧的情感共鸣中,珍惜城市的当下,展望城市的未来。

这不仅仅是一场老济南人的集体怀旧,也是在向更多的人诉说这座城市的历史——济南的昨天是什么模样,有什么东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是怎样的传承,从一代又一代人那里延绵至今,而这一切,正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新闻热线:82061110

新闻推荐

济南市政府与吉利科技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工厂项目在济开启孙立成孙述涛李书福见证项目签约

吉利科技集团换电示范站(本报记者张宪政摄)签约《济南市人民政府与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