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敲门”社区服务无死角

大众日报 2020-10-01 09:37 大字

□记者 田可新 通讯员 杨荣超 报道

本报济南讯 启明街、寿康楼后街、鞭指巷……与这些老街胡同相伴的,还有那些住在老宅院里的老人。据最新统计,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1.2万人口中,60岁以上的有3600余人,占总人口数的29.9%。由于年轻人大多外迁,留在这里的老年人很多属于独居状态。如何让老城区的老人生活兼具品质和温度,泉城路街道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开展了“爱心敲门”行动。

“奶奶,我来啦!”临湖社区的一处老宅外,响起社工郭妏洪亮的叫门声。“好孩子,快进来!”石榴树下的门帘掀开,老人徐金玉忙亲切招呼。屋里立刻充满了这“祖孙俩”的欢笑声。

见着郭妏亲,是因为这个25岁的女孩常上门嘘寒问暖。徐金玉老人今年78岁,2018年春节,儿子突发心脏病去世,让她自此一蹶不振。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老年常见病接踵而至,今年6月她又刚做了白内障手术,平时生活起居都需要人来照料。泉城路街道办开展“爱心敲门”活动后,网格员郭妏被分到了徐金玉家。“得知我颈椎不好后,小郭就赶忙学习了按摩手法。这两天,她总风风火火赶来让我体验手法。”徐金玉高兴地说。

每天盼着小屋响起敲门声的,还有住在临湖社区老街一处平房里的曹春阳(化名)。她是一名宫颈癌患者,日前刚做了手术。由于曹春阳一直独居,从确诊到做手术再到出院,一直靠社区志愿者和邻居们帮忙照料着。为了减轻曹春阳的医疗费用负担,社区先后多次组织捐款、网络筹集善款。几天前,出院后的她家里比以往都要热闹——邻居们轮番来看望,志愿者也随时上门疏导心理。

“多亏社区‘爱心敲门’,我才能顺利出院。”老住户宋玉宁(化名)说。原来,她的老伴周顺庆(化名)今年78岁,患有精神疾病,多年前因故痛失爱子,使得病情加重,平时都由宋玉宁独自照料。因年事已高,宋大娘的身体也出现多种问题。社区将这一家庭定为“爱心敲门”的服务对象,志愿者每天至少来访一次,有时陪老两口聊聊天,有时帮做家务。一天,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宋玉宁面色发白,身体有些不舒服,便坚持带她去仔细检查。经诊断,宋玉宁患有心脏病,需要尽快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宋大娘住院期间,志愿者分工明确,有去医院照料她的,有在家里照顾周大爷的,这才使得宋大娘安心养好身体。

让“敲门声”开启每天的社区服务,正在成为泉城路街道的“新常态”。截至目前,街道已将独居、孤寡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锁定为“爱心敲门”的服务对象,建立服务菜单,为其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整个辖区已有133位老人受益。

新闻推荐

济南市区(县)联动让利惠民活动同步启动

据悉,本次千店万品·惠聚泉城“济南金秋消费促进季”是在前期千店万品、惠聚泉城“济南春夏购物节”百千万主题活动基础上...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