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大脑”让交警跑得更快

大众日报 2020-09-24 09:57 大字

□ 本报记者 王健

卢昱

“经二纬六事故,有人员受伤,请转‘131’”。近日一早,还没顾得上吃早饭,济南公安局槐荫交警大队交通肇事处理中队民警张承强就接收到了新任务。城市在“长大”,槐荫区的通车里程也在不断被改写,“131”是他工作区域的代号。为方便接处警,槐荫区被划分为三个片区,兴济河以东代号“131”,兴济河以西二环西路以东是“132”,二环西路以西是“133”,分别由不同中队负责。

“一般勤务中队先到场,发现有人员受伤或者有纠纷,就移交给我们事故中队。”穿上反光背心,拿上对讲机和执法仪,张承强很快就到达现场,原来是两辆电动车相撞。经过他耐心的调解,双方签了协议书。该事故尚未处理完,张承强又收到八里桥的事故警情:同样是两辆电动车相撞。一上午7起事故,全部与电动车有关。

下午,张承强处理了两起涉电动车的事故。一天的采访中,记者的采访地点一直跟随张承强的踪迹在变化,有时是调解室,有时在办公室,有时在去现场的车上,有时是事故现场。今年42岁的张承强,已从事事故处理工作10年。

“下午或晚上,涉酒的事故处理起来最麻烦。”张承强话音未落,又有新警情——阳光100小区,私家车和电动车相撞,有人受伤,电动车涉嫌酒驾。

“人怎么样,需不需要去医院?”张承强一边拨通报警人电话、询问现场情况,一边往现场赶路。随后,他又联系拖车:“阳光100小区,提一辆轿车,一辆电动车。”

当天17:17,张承强到达现场时,被撞老人已被送医,私家车主等在原地处理事故。“当时我右侧有车挡住了视线,骑车老人身上酒味儿很浓。”私家车主不止一次强调这两个细节。处理完事故现场,民警带着车主来到了市立五院,给双方做了酒精检测。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特别繁琐。”张承强摘下帽子,长舒了一口气。不过相比之前,处理警情的效率却有了明显提升。而这背后,离不开科技支撑。

“我们的‘数控中心’有5500多个‘千里眼’视频监控,同时接入7500多个停车泊位数据。这不仅能让我们快捷查找车辆停与行的轨迹信息,还减轻了民警调取视频证据的工作量,提升了事故处理效率。”槐荫交警大队交通肇事处理中队中队长张风礼说,“我们中心民警工作量大,在接处警、证据收集过程中疲于奔波。近年来,我们一直向科技要警力,打造出‘数控中心’,这个中心融合了民警办案、手机APP、微信服务,实现接处警、现场勘查、赔偿调解、档案管理、执法监督等事故处理全流程闭环式管理。”

以前去现场处理事故需要尺子、夹子、照相机“三大件儿”,如今图不用现场绘制了,拍照传到警务室后台,工作人员辅助制作现场图;不用再带纸质格式文书了,可以在线上制作规范的法律文书并现场打印。

“依托‘数控中心’,我们投资80余万元建设高储量、可视化、高清晰数字警务室,每天由4名工作人员值班,随时为出勤民警提供后台技术保障。”张风礼介绍,系统还预设了文书模板和语音输入,平均节省民警外出询问和手写文书1.5小时。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办案更加规范,办案效率提升了40%。下一步,无人机也将参与事故处理。

“我们‘数控中心’的功能在实践中不断被开发、丰富。”据张风礼介绍,数控中心通过对事故平台数据采集,利用交通大脑、数据魔方等比对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风险隐患重点时段、区域、人群、车辆,同时结合监控录像回放,还原事故发生过程,逐一分析事故黑点,形成交通改善、设施完善的建议清单。如今,全济南所有高架路上桥口统一更换、安装了可摆动限高“门”。这便是中队总结大货车撞杆事故后,经过反复试验,对限高杆进行的改良。

新闻推荐

世界无车日主题展在龙奥大厦举行9月22日,有种时尚叫“今天不开车”

“明天能不能不开车?”“为什么?”“9月22日,无车日嘛!”“那我带头不开车!”9月21日,作为济南市公交出行宣传周系列活动之...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