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将建立“春季中考”制度探索中职与普高学生学籍互转

山东商报 2020-09-19 09:50 大字

9月18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关于提质培优建设济南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进行政策解读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南提出构建“1+247”工作体系,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建立起结构布局合理,专业设置科学,校企合作机制成熟,学校运行机制高效,保障政策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济南特色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模式,为全省、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济南方案”。据悉,在“春季高考”之后,济南将建立“春季中考”制度。◎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张雯雯

建设多元主体职教集团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现有职业院校73所,其中,市属高职院校14所,中等职业学校59所,共开设61个专业大类1367个专业点,在校生33.9万人。虽然近几年济南市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譬如: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不够,优质资源集聚度不高,存在规模小、发展分散、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弱的现象,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不多;在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上契合度不高,大多数学校特色不明显,专业建设重复,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

对此,《方案》中提出,将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跨部门、跨行业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建立由部门统一牵头管理的机制。目前,完成了济南交通技师学院和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整合工作,积极支持济南市技师学院、莱芜技师学院、山东蓝翔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推进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融合发展。

中职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旭勇表示,针对济南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优质教育资源不多、教育质量缺乏评价等问题,将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同时探索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

据介绍,济南将建立“春季中考”制度,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有机会升入高职院校。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促进各类教育形式和终身教育间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

《方案》规定,将高起点规划职业教育结构的布局,到2022年,济南市将创建4-5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1-2所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级领导干部孟昭华表示,将实施职教赋能计划,遴选职业院校向社会开展无偿专业技能培训。

职校创收用于教师发工资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旭勇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类型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在现实校企合作中“校热企冷”现象普遍存在,为破解这一堵点,济南市出台了《济南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针对目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尤其是“校热企冷”现状,从多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比如,鼓励职业学校通过场地、设备租赁等方式与企业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鼓励支持职业学校举办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企业;允许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开展有偿服务及校企合作所得收入、校办产业利润等收入可用于单位绩效工资发放。

另外,济南市将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开展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资金”组合式等激励政策。

鼓励师生积极创新技术专利可换股权

问题

针对职业院校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教师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措施

《方案》中规定,要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允许学校在限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并报编制部门备案,落实学校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政策,支持学校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专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担任产业教授。

培训

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到2022年,培养50名省级教学名师、60名青年技能名师,建设1-2个国家级、3-5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改革

改革教师招聘制度,探索建立公开遴选聘用职业院校领导班子成员机制。经所在单位允许,职业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企业技术、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合作协议,分别到企业、学校兼职的,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双方约定确定薪酬。

创新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旭勇表示,职业学校及教师、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等。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如何将积极鼓励与规范运作有效结合、实现双赢,也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新闻推荐

明日起济南市将于156个网点投放储备猪肉

本报9月18日讯(记者蔡卓男)记者今天从市商务局获悉,为确保国庆、中秋消费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政府保供稳价和惠民生作用,做...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