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崛起“工业设计高地”江北第一园4年风雨兼程迎华丽蜕变

济南日报 2020-09-18 11:19 大字

济南同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园区企业生产线

泉城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现场。

第三届设计师之夜“燃·蔓延”主题晚会。齐鲁设计沙龙泉城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颁奖典礼。

即使已过去4年,陈健仍为那一句话感到热血沸腾。

“一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自信,有梦想才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动力,有自信才有勇气。”2016年9月22日,作为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运营方、济南同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在园区开园仪式上如此期许。说下这番话的所在地,正是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一个多年前还是一处废弃仓库,如今已是“江北最大、省内最优”的创新设计产业园区。

这是济南市工业设计变迁的重要见证。早年间,济南的工业设计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本地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需求不明晰,本地也找不到相应的服务机构。在市中区,政府率先为工业设计产业点火,推动了这个创新设计集聚区的建成。

此后,设计之火渐成燎原之势。2020年9月22日,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将迎来开园4周年纪念日。从投入运营到现在,园区的发展速度惊人,亮眼的“身份”越来越多:全国唯一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合作的工业设计合作基地、科技部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科协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省内唯一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市级双创基地、市级科创基地……园区孵化能力更是与日俱增,仅用3年半时间,就拥有了3家符合省级瞪羚资质企业、一家市级瞪羚资质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

如今,随着济南“工业强市”概念和新版“十字方针”的出台,以及市中区全力推动二环南科创带战略的提出,产城融合成了一个城市大课题。这对于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个具有珠三角基因的园区,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正以“小步快跑”的模式,力争突破重重困境,为入驻企业与济南及周边地区制造业的科技设计需求对接提供高端全面的增值服务,推动济南市、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传统产业转型,最终将其打造成为华北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新科技、新设计、新文化、新商业“四新一体”、互相融合的现代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腾笼换业”激活创意基因

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就是在“新”与“旧”的撞击中应运而生。济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轻、重工业共同发展。在工业基础雄厚的今天,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设计需求。制造企业对工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极度缺乏,呈现出对“设计服务零需求”的假象,设计相关产业链配套也较为缺失。在此背景之下,2015年3月9日,陈健带着团队,肩负着通过工业设计推动山东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毅然决然地从广东来到了济南,在山东乃至北方地区开展创业产业园开发与运营的工作。

自开园以来,园区在改造旧产能的同时构建起新的“双创”平台,抓住工业设计机遇,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实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两个引擎”带动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在济南市、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起到示范作用。园区现已投入使用载体面积6.4万平方米,在建载体8.2万平方米,在2021年底总规模将达到15万平方米。

走进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你会看到这里依然保持着老厂房的元素,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宽敞的空间被创业者们打造成各种充满创意的办公格局,几乎每一面墙上都挂着各类设计作品的图片,每一张图片都代表着一个公司为济南创新设计产业发展创造的价值。

从“灰头土脸”的旧仓库、旧厂房“蜕变”为充满灵性的创意空间,由市中区政府、山东出版集团、同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打造的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全面开启“腾笼换业”的新局面。独特的创新设计文化氛围、随处可以感受到的工业文化底蕴、便捷的创业综合服务体系。

时尚、灵感、蝶变、超越……你无法选准一个词汇概括这些独树一帜的公司到底是什么风格。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这里求异、求新成了主旋律。一个烤面包机的成本是25元,一个煮蛋器的成本是18元,设计师把功能叠加起来,就能卖到75元;一套售价200余元的温馨小夜灯,如果在孩子房间被点亮,大人房间的也会同步点亮;专为老人设计的房间里,餐台有扶手,沙发硬度适宜,浴盆更加安全……“原来设计可以让生活这么方便、这么美好。”参观者不禁感叹道。

作为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在国内唯一授权的工业设计合作基地、山东省工信厅认定的全省唯一的省级工业设计基地,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具备独特优势的工业设计和供应链服务能力,同时也吸引了科技部·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济南)、中科协·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济南)两个“国字号”的双创基地入驻,成为国内外科创资源在山东的立足点和聚集地。将近4年的时间,园区已经聚集了创新设计、科技研发类企业264家,创新人才1500余人,累计吸引28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园区落户市中。同时,园区不仅为全省16个市的上万家企业提供着设计、传播等产业链服务,而且已辐射河南、河北、辽宁、甘肃、内蒙古、四川、重庆、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创新设计产值高速增长,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为企业搭桥牵线助推园区大发展

“设计是一种革新,更是一种力量。作为园区运营方,远不止经营管理者一个身份。”陈健说,“通过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培育新型产业,集聚设计、科技、教育、文化、商业等资源,引进和培养高端科技设计人才,推动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孵化培育TMT、设计、教辅教具、策展等新型形态产业项目和企业,探索设计、展览、体验、营销等一体化的新型商业模式,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制造企业与国内外设计企业搭建好对接桥梁。”

在创新设计的辐射作用下,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已成为引领设计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的高地。为整合深化设计资源,加速工业设计机构与制造企业融合发展,园区每年组织的“工业设计与制造企业精准交流对接”活动,联动了大批省内优秀制造企业,并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文创、非遗、教育、体育、医疗康养、军民融合等行业产业开展合作,在坚持市场化、商业化的运营方式下,促进设计等服务快速有效落地。此外,“齐鲁设计沙龙”是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于2016年创立的设计领域的沙龙分享平台,作为山东首家设计领域的专业沙龙分享平台,长期以来受到了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齐鲁设计沙龙”致力于分享当下国内最有创造力的设计思想,秉承“创新、争鸣、共进”的自由思想,以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沙龙活动作为切入点,多方面推进

园区企业加速发展,满足企业发展过程

中多方面的专业业务及创业指导普及需求。

以设计启迪生活,以设计赋能城市,园区将设计创造的价值深深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中。在这里,奇思妙想会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创造出真金白银。2019年园区承接组织了首届“泉城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大赛共征集5129件作品,其中1301件即将上市,预计上市作品价值超过8亿元;凝聚1351个设计团队,连接1879位工业设计师、146所企业;辐射11个国家的26个省、52所高校。

园区内还有多家优秀创新设计企业,已经成为了济南的网红打卡地。山东诺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来自山东大学,2017年4月入驻园区,主要研究方向是科学治霾系统。2017年8月,公司的“移动监测空气”项目在济南孵化成功,成为全国首创,目前已服务全国40余个城市。同时,园区内还有专注于工业设计领域的创新设计服务,设计领域涵盖智能硬件、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医疗产品、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的瑞观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四次荣获德国“红点奖”,设计及创新能力得到行业认可,也是联想、小米、三菱重工空调、松下电工等知名品牌工业设计供应商。山东东方麦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在2016年刚入园3个月时就拿下了近600个设计服务单,随后扎根在济南,为山东的企业,如力诺瑞特、国网智能、澳柯玛、海信等企业提供设计服务,为企业产品设计战略如何转化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咨询服务。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各类型文化、创意、设计类企业120余家,已成功扶持了300多名创业者,创业成功率达到90%。

服务山东崛起“工业设计高地”

城市格局刷新,往往与产业调整同步。日前,济南市提出进一步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这既是对未来业态的深度布局,也意味着对城市综合承载功能提出了新要求。纵观二环南科技带的桥头堡——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的发展轨迹,正是历经一次次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破“旧”立“新”的过程。

一套高精度监测系统安装于出租车顶灯内部后,可以同时监测PM2.5和PM10两项指标,成为全国第一个利用出租车监测大气颗粒物的系统;通过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推进职教供给侧改革,致力于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及实验实训教学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开辟中国职业教育装备企业的国际化道路……这一系列来自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助力全市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扬帆远航。

这种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提升传统产业,甚至改造传统产业的故事,每天都在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发生。“我们是经营者、资源整合者,同时也是产业创新者。”陈健说,“园区始终坚守自身定位和使命,探索‘创新设计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新模式,推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新经济培育,不断完善园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制造企业与国内外设计企业搭建好对接桥梁。”

“纵观产业发展、对比先进坐标,园区如果只看到成绩,优势很快将荡然无存。”陈健说。面对区域优势突出的资源禀赋,面对大力发展“工业强市”的态势,面对新版“十字方针”的机遇和挑战,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继续勇于变革,突破重围,在破“旧”立“新”中推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档升级提供强大助力。(文/图本报记者刘阳通讯员张扬)

新闻推荐

济南大学冰岛研究中心建议发掘利用好地热资源扩大清洁能源使用

本报9月17日讯(王希涛通讯员赵芳张环)近日,济南大学冰岛研究中心智库研讨会召开,会议介绍了中心建设总体情况、已开展的...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