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中行 秋意渐浓

西安晚报 2020-09-13 03:48 大字

《种秋花图》《采菱图》《鹊华秋色图》(局部)

秋景灿烂多彩,层次丰富,是古代画作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一枝一叶、一山一景……加之画家们的想象、笔法、情怀,将浓浓的秋意贯穿笔端,跃然纸上。游目这些古画,无不让观者骋怀其中。

种秋芬芳蝶竞随

《种秋花图》,清代余省绘制,纸本,设色。本幅画作上方题有:“右种秋花之作,命以诗意为图。时乾隆丙寅初秋御笔。”如此来看,余省此幅《种秋花图》为奉旨而作,还是以乾隆皇帝的诗作为依据。在命题作画的情况下,余省将诗中“先秋种秋花,秋色侵寻入”的景致层次感充分地表现出来。

该画为全景式构图,表现童子种秋花的情景。画面的上半部分以墙外的远山、绿树表现出秋高气爽的时节,下半部分则重点突出画作的主题——种秋花。庭院中,两名童子在房前空地处合作种植。画中花卉缤纷,两三彩蝶萦绕篱径。整幅画面生动活泼,色彩艳丽,表现出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的惬意生活,观之尤觉赏心悦目。

余省,清代著名画家,曾受业于蒋廷锡。乾隆时期与唐岱、周鲲等同祗候内廷,善花鸟、虫鱼、翎毛,间亦参用西法,赋色妍丽,尤善画蝶,工兰竹水仙,所作叠邀高宗睿题,藏于《石渠宝笈》。《石渠宝笈》著录余省作品三十七件,排名于清代宫廷画家较前。

秋天是忙碌的季节,也是多彩的季节,种秋花是泛指,并没有复杂的仪式,却代表了一种闲适的心境和向往美好事物的积极态度。宗合

采菱秋高水初落

《采菱图》,清代画家金农72岁时创作,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图中远山若隐若现,近处的一弯赭色沙丘在湖中缓缓伸展,景色描绘得简约空旷,有秋高气爽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湖面上水平如镜,一簇簇菱叶茂密碧绿,几只小舟在青萍间竞相划动。采菱女衣着鲜艳,既强调了采菱主体,又丰富了画面色彩,令人赏心悦目。让人看到一群妙龄女子吟唱着轻柔舒缓的曲子,划着一叶扁舟,卷起衣袖,露出凝脂般白皙润滑的手臂,弯下腰肢去水面采菱,勾画出一幅唯美的采菱图。如明代杜琼《采菱图》诗云:“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金农博学多才,涉猎丰富,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而且具有精湛的书法功力。画面的顶端有一大篇题跋,可谓匠心独具。跋文是:“吴兴众山如青螺,山下树比牛毛多。采菱复采菱,隔舟闻笑歌。王孙老去伤迟暮,画出玉湖湖上路。两头纤纤曲有情,我思红袖斜阳渡。此诗余题赵承旨《采菱图》之作也,清夏无事,画以遣兴,又书此诗,奉寄高流一笑。曲江外史记于广陵僧舍。”

俗话说:“秋风起,菱角香。”秋天正是菱角收获的季节。菱角是南北方都很普遍的水上植物,也是人人都爱的时令鲜食,因此,古代文人留下了很多采菱的诗词。南朝江淹的《采菱曲》曰:“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观赏如此婀娜多姿的女子采菱,谁还有忧愁呢?所以张九龄说“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看秀女采菱,曲子要慢慢欣赏,再长也不厌烦。刘禹锡就有一首很长的《采菱行》,其中写道:“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描绘了女子采菱的情景。白居易《看采菱》诗曰:“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当温庭筠看到满塘的“菱荇”和有人乘船东归时,缕缕乡愁萦绕在胸间,勾起了他思乡的愁绪:“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明代诗人张元凯的《采菱词》则犹如一幅绝妙的采菱图:“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娇容入花乱,素腕随荇牵。要住语绸缪,风动裙带偏。”

古时,菱角被看作是粮食,《光绪顺天府志》记载:菱角“生啖不甚甘脆,惟蒸曝亦可充粮。”菱角皮脆肉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止渴,解酒毒的功效,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唐代诗人白居易对菱角的美味赞不绝口:“嫩剥青菱角,浓煎白茗芽。淹留不知夕,城树欲栖鸦。”古人亦有很多食用菱角的诗词,如苏泂的“菱角鸡头荐晚杯,诗成不受片云催”等。民俗学者邓云乡在《菱角》一文中写道:“生时绿中泛红,煮熟后呈褐色,吃起来极其鲜嫩。”(郑学富)

赏秋思乡情更浓

凉风突起,白露渐生,秋景畅怀,能把这个季节的心情绘入画中的便是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此作是赵孟頫为祖籍山东却从未回过乡的好友周密,描绘的济南郊区鹊山和华不注山的秋日盛景。画面清旷辽阔,意境高远,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光,采用平远构图,以多种色彩调合渲染,虚实相生,笔法潇洒,富有节奏感。画中,远山近树,长汀层叠,层次分明。渔舟出没,屋舍隐现,错落有致。尽显秋色怡人,大气古远。

作者用写意笔法画山石树木,线条粗疏,“有唐人之致,北宋之雄”。树干只作简略的双钩,枝叶用墨点草草而成。山峦用细密柔和的皴线画出山体的凹凸层次,笔法潇洒,节奏鲜明,使之显得湿润融和,草木华滋,毫无斧凿。可见赵氏笔法灵活,画风苍秀简逸。画中秋景,在色彩上追求的是一种清润、秀美和朴拙的格调。树林和江水以淡赭着色,看似草木黄落秋深之极却没有一点萧瑟之感。两座山峰以花青杂以石青来描摹,浑圆的鹊山以青绿来表现,尖尖的华不注山则用翠蓝的石青层层渲染。这与州渚的浅淡、树叶的深浅不一,形成虚实相生的情景,极富笔墨趣味。

此画题款: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来归,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于左氏,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曰鹊华秋色云。元贞元年十有二月。吴兴赵孟頫制。表明作画初衷是为了友人周密的思乡之情,在吴兴画济南,赵孟頫凭借记忆进行创作,以深湛的笔墨功力诠释了即达放逸的山水意境,不仅丰富了文人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内涵,更初步确立了元代山水画坛清远自然的整体风格和蕴藉典雅的审美格调。秋色美好,而《鹊华秋色图》更富神韵。(秦延安)

新闻推荐

“泉城清风号”来了!挑战答题可赢单程地铁票济南首座“廉”文化地铁车站亮相

9月11日,济南首座廉政文化主题车站亮相。新时报记者郭尧摄9月11日,济南地铁1号线“泉城清风号”来了,济南首座廉政...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