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郝涛用“素描语文”参与每一个孩子的童年
有一位老师,他用朋友圈记录每名学生的光亮,这一记录就是6年;他本是一名音乐教师,却因为热爱语文中途转行,曾痴迷到把小学所有学段的语文书搬至家中,每日研读;他热衷于课堂教学钻研教法,将自己的语文教学定义为“素描语文”,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甘愿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他就是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语文教师郝涛。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成就“素描语文”
或许因为不是语文教学专科出身,才能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观摩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不停追问,真的能开拓学生的语文思维?过度渲染,学生真的能体会其中的意境。”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郝涛开始了他“局外人”的教学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够更加的扎实有效?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触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带着这样的思考他开始进行大量的阅读,恰巧寻找到了“素描”这样一个词语。后来,他开始在自己的班级内进行实验,用实践探寻“素描语文”的教学范式。
那时候,郝涛还住在学校附近一个十几平米的出租屋内,为了方便自己研究,他在学校图书室借来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套的语文课本,反复研磨。在课堂教学中简化流程、弱化情境、优化课堂问题,对所有单元进行重新梳理。终于,在郝涛百余次的试讲中,“素描语文”课堂有了雏形,即一个学习目标,一个核心问题,一次师生交流,一个规律传递,一篇拓展运用。郝涛说,“这是语文教学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让我更加懂得语文教学的规律,形成了属于我自己的独有风格,并且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这让我很感动。”
素描语文是郝涛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素描语文在改变他教学思维、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他的教育格局,更让他懂得了如何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欣赏学生的成长。从那以后,他利用朋友圈,用优美的语句、九宫格式的图片,记录每一个孩子在其课程中的闪光点。一位学生家长看后坦言,“感动老师的用心,也提醒着自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平静的心。”背古诗、写文章、讲经验、组团队甘做他人成长路上明灯
“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进行思维的碰撞,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和不同,在相处中,启发他们运用语文思维,提升表达能力。”郝涛说。
如今,在郝涛的课堂上,他和孩子们一起诵读古诗,将课程标准中原有的75首古诗词,拓展至200首,并在其中发现规律,开发出18种“三分钟古诗词背诵法”,运用这一背诵方法,学生一学期就可以轻松记忆百首古诗。在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郝涛还鼓励学生将诗词中的画面,通过自己的理解,写成一篇小文章,随时随地进行写意练习。值得一提的是,直至今天,他已经积累了5万多字的学生作品集、3万字的教师文本细读稿。有了诵读和写意,进行分享也很重要,这个环节被郝涛称之为“讲经”。他以“古诗微讲堂”的形式,帮助每一名学生针对一个诗人或者一类诗作进行个人学习收获、学习经验的分享。在他的讲堂中,孩子们俨然变成了小专家、小教授。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带动身边骨干教师的发展,2018年9月,在学校的支持下,郝涛组建了市中区首个海量阅读工作室——南朔海量阅读工作室,在全区范围内吸引了一批认同“素描语文”的教师加入。纵向课程构建,横向辐射引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班级到一个团队,“素描语文”促进了教师的抱团发展,开启了无数学生的阅读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路径。“我希望,能够参与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也希望他们的童年里因为有我的存在而变得美好。”郝涛说。 (新时报记者张磊)
新闻推荐
济南市市中区育明幼儿园的张莹老师,出生在一个典型的“教师之家”,家里出了七位教师,母亲就是一位年过七旬的退休教...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