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推出“趵突观澜”时评栏目理论发强音泉城有力量

济南日报 2020-08-11 11:25 大字

□肖明君

开篇语 奏响理论强音,凝聚泉城力量。“理响泉城”是济南市委宣传部整合全市理论宣传资源打造的全新理论宣传平台。平台凝心聚力进行理论研究、宣传、学习和输出,力争打通“理论最后一公里”,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今天开始,本报评论版推出“理响泉城”旗下全新时评栏目“趵突观澜”——时刻关注济南生长,挂怀民生推进,通过搭建可对话的平台,汇集有态度的评论,做到重思考、见立场、能判断、有价值。于众声喧哗中,成为社会舆论整合的定音槌、压舱石,从而为省会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舆论引领和强力的智力支持。

在济南新的城市布局中,“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是一幅清晰的未来图景。在这里,每个人都能看到一个指向明确的“幸福泉城”。

变现这个宏大蓝图,实现城市的“大”和“强”是一个大前提,这两个因素犹如一项超级工程的钢筋骨架,构成了整个城市未来搭建的基本体型。因此,如何将济南做大做强,是打造省会城市首位度的“首位问题”。

7月23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对“大强美富通”的丰富内涵作了详细阐释,同时清晰勾勒出“城市空间框架的科学布局方向、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调整方向、城市战略位势的突破跃升方向、省会经济圈的协作共进方向”等一系列关键命题。而所有这些,无不是在“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城市跳跃式发展。

可以说,城市生长,必是“大”有可为。

通观各地发展路径,城市通过做大实现做强,已经是一个有力的发展逻辑。可想而知,如果人口吸纳能力不够、资源要素集聚程度不够、城市金融支撑能力不够,城市强起来则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脉络,必须遵循“规模效益”的先导。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市,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支撑、没有强势行业的配套支撑、没有上下游产业的梯度承接,济南的转型升级不免会出现体量上的瓶颈。只有把城市做大了,规模效益才会呈现出来。而任何城市的“强”也是在“大”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只有各种要素集聚程度高了,产业生长的可能性才会出现,新的业态才会有扎根的土壤;也只有城市交通、公共设施、人口规模、服务水准等形成了一定的体量规模,才会有更优质的资源进入。因此,城市的优化首先需要城市做大。

当然,城市的“大”,并非毫无选择的一哄而上,也不是摊煎饼式的盲目扩张。城市做大,首先是体现规划的“大引领”、科学的“大布局”,发展的“大思路”,而且必须是围绕优势产业做大。对此,济南市已经具备成熟的思路,那就是“把城市的长板拉长,把优势的产业做优”,这其实就是有选择性、方向性的扩大城市体量。同时,还需要摆脱的一个误区是,“向大要强”不等于“先大后强”,而是力争实现“强”和“大”的兼容同步。目前,有的城市在发展中表现得急功近利,引进项目一味求新求全,不做科学分析,结果水土不服,一旦后期政策引导跟不上、公共服务不给力,只能慢慢成为烂尾项目,或者改头换面,最后了无踪迹。

济南的做大做强,最终带来的将是省会城市首位度的提升,尤其在周边带动引领上,必然会呈现出强大的城市“能级”。在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推进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曾经列举多个长期制约省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比如实体经济不强、县域经济偏弱等现实问题,很显然,这些差距和不足与省会城市的地位责任不匹配。由此,省会城市实现“大”和“强”,首先是立基于“问题导向”,然后补齐短板,发挥优势的过程,是在合理布局和科学决策基础上“向大要强”,从而全力拉升省会城市首位度,为“大强美富通”的整体目标形成有力铺垫。

新闻推荐

《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送 达 公 告

2020年3月16日,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作出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综合楼征收项目房屋征收决定并予以公告{济(历下)征告字〔...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