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的藕花风韵
□尚启元
在过去,北园南面隔护城河是老济南府城,东到华山、西至药山、北到黄河,地域广阔。当年北园的水资源非常丰富,由于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北园地势低洼,多是水田,适合于种植莲藕。每年六、七月份,北园的荷花盛开,到处姹紫嫣红,分外妖娆,蛙叫蝉鸣,别具洞天。
在济南十大怪中,有一怪是大明湖的青蛙,从来都不会叫。偶尔有青蛙跳到湖中碧绿的荷叶上,头仰着肚子一鼓一鼓的,就是发不出声来,所以老济南又有一句歇后语:“大明湖的蛤蟆——干鼓肚。”与大明湖隔着一条护城河的北园,青蛙却叫得响亮。
北园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诗人王苹所撰写的《二十四泉草堂集》中的《北园晓行》一诗中。根据资料,北园是一个简称,全名为北渚园,主要就是指济南北郊一带。
水中的洲地,古代人称之为“渚”。北渚也就是北边的洲地。济南“北渚”之名最早出现在唐朝杜甫的诗歌中,他的诗歌《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有这样的诗句:“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诗歌提及的北渚就在当时的历下亭附近,也就是现在的五龙潭附近。
曾巩在济南任职期间,兴修水利,考察民生民情,挑沟浚湖,修筑堤堰,不仅使当时的城北平原免受水患,更能够适时灌溉,滋养出北园一带万顷的稻田、菜地和藕塘,极大富足了当地人的幸福生活。曾巩还专门选择大明湖北岸一处高地,修建了一座北渚亭。曾巩对北渚亭可谓一往情深,先后写下《二月八日北城闲步》《北渚亭》《北渚亭雨中》等诗。
从明清开始,北园成为了济南人的“菜园子”。因此,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人们便将北渚园简称为“北园”了。
1958年8月9日,毛泽东在视察北园的时候,发出了“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号召。于是在1958年8月20日,济南市郊农村成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北园人民公社。这是全省第一个,也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人民公社之一。
北园也是一代鸿儒张养浩的家乡,约七百年前的盛夏,张养浩辞官归乡,提笔写下家乡北园荷花盛开的景象:
“辞参议还家,连次乡会十余日,故赋此离省堂,到家乡,正荷花烂开云锦香。”
美的诗句,可以穿透时间,抵达人心。张养浩回到了故乡,如鸟儿返林、鱼儿纵渊,那种愉悦的心情难以言表。故乡优美的湖光山色,给了张养浩无限的艺术灵感,在乡村隐居的8年间,他创作了150多首散曲,结为《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诗文编定为《归田类稿》40卷。
张养浩一边种地一边写诗,真是别有一种情趣。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前,北园遍布藕池,采藕生活是很多老一辈北园人的共同记忆。
北园的莲藕据传说有1800年历史,它表皮白中微黄,一枝藕五六节,去后梢,节节呈长圆筒状,生食香脆微甘,入口嚼后无渣,煮着吃又面又糯。莲藕煎、炒、烹、炸都可,深受人们喜爱。
除了莲藕,北园的蒲菜也是非常有名气,蒲菜入宴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周礼》上即有“蒲菹”的记载。在济南,大片蒲菜在北园繁茂生长,蒲菜菜质细嫩,纤维质少,鲁菜老店燕喜堂就地取材,将其做成奶汤蒲菜、锅塌蒲菜、蒲菜水饺等,成为鲁菜中的招牌菜。
如今,北园原先的荷塘、菜地已经成为街道、民居、商场和高楼大厦。曾经的十里水乡,现在只有张养浩墓公园里的两处荷塘,莲花和莲叶也是把池塘铺得满满当当,虽然如此繁盛,但依然不能还原当年的胜景。徜徉在北园的高架林立、车影穿梭、商贸城街之中,再也闻不到荷香稻香的气息,听不见蝉鸣蛙啼了。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老人与老年公寓签订了养老协议,卡内余额没有消费完,合同到期后老人要求老年公寓退还余额,这钱一要就是三年多...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