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旧社区”向“幸福社区”蜕变乐山小区社区走出独特文明城市创建之路
13000余平方米的私搭乱建被彻底清除;3处马路市场、3处餐饮摊点群、46家占道商贩被彻底取缔,打造中心广场1个、休闲小广场5个,翻新小区道路6500余米……老旧小区一直是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难点和重点,在市中区杆石桥街道,就有一个“34岁高龄”的老旧小区,近日,记者打开乐山小区社区文明城市创建“成绩单”,180度的大转变折射出一条老旧小区独特的文明创建之路。
“建设美丽幸福社区离不开居民们的参与。”市中区杆石桥街道乐山小区社区综合党委书记谭欣有感而发。乐山小区始建于1986年,是济南市第一个旧城改造开放式居民小区,现有居民3040户、10643人。
近年来,乐山小区社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结合拆违拆临、老旧小区提升整治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社区建设,一改以往私搭乱建、设施老化、邻里疏远、治安混乱的“常态”,旧貌换新颜,成为专家眼中的“蜕变”典型,成为党和政府心中的“治理”样板。
基础设施变好了,如何加强管理,让优美的环境持续保持?
文明城市创建以来,乐山小区探索创新,遵循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这一宗旨,率先提出庭院党建理念,把党组织的活动阵地推到居民院里,把服务送到群众面前,力求“院事院解决,民事商量办,发展共推动”。针对市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彻底清除了300多处存在20多年、共计1.3万余平方米的私搭乱建;取缔了存在30余年的3处马路市场、3处餐饮摊点群;推进智慧社区可视化平台建设,安装125个高清摄像头、鹰眼及27种智能探头,同时与交警部门进行联网,随时抓拍乱停车现象。
一件件群众反映强烈的难事迎刃而解。如今,乐山小区的变化“翻天覆地”:“一街、六广场、三十三处微景观”让居住环境举步皆风景;小区实施交通微循环改造,推行半封闭管理;太阳能灯、便民报箱、无障碍设施、游乐设施纷纷“上岗”……感受着小区变化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升,居住多年的业主给杆石桥街道和居委会送来了锦旗。
文明创建不仅让小区的“面子”更靓,还让小区的“里子”更实,居民的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基于此,乐山小区社区始终坚持“认(认得清人)、进(进得了门)、说(说得上话)、亲(群众放心)”四字工作法,“两委”成员、社工全部下到“庭院”中,每人包挂2-3个庭院,同时探索将城管、环卫、民警等力量下沉到庭院,定期错时入户,逐步掌握每个庭院的居民信息,渐渐成为熟悉的“邻里乡亲”。通过走访入户、开展活动,居民从“不开门”到“打开门”,再到“敞开心”,彼此的信任逐渐增进,重拾院落融洽氛围,让社区庭院更具人情味、烟火气,实现了守望相助、融洽和睦的邻里新貌。
不仅如此,社区还通过整合周边各类社会资源,发动社区志愿者结成“拾柴”志愿联盟,组建“好邻居”互助队、“庭院护绿队”、“绿管家”志愿服务队、“泉映晚霞”党员志愿服务队等26支队伍。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社区便民服务站等“三大阵地”,提供党员义诊、法律咨询、特殊群体帮扶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吸引居民参与,收获幸福,让居民有了大家庭的感觉,使人心更近,社区更暖。
今年50岁的社区居民岳秀华和63岁的张艳秋主动请缨加入乐山小区“百姓城管”,帮助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将影响小区环境面貌多年的“老大难”“硬骨头”逐个击破,让乐山小区彻底“改头换面”。
“通过乐山小区社区的生动实践,我们找到了老旧小区文明创建的秘方,那就是只要工作顺民意、惠民生,就能够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谭欣如是说。
走进眼下的乐山小区,“一街、六广场、三十三处微景观”,举步皆风景;“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站”,处处暖人心;学校、医院、商场、公共服务等生活元素相串联,居民便利空间不断拓展,社区环境品质华美蝶变,文明之花在社区灿然绽放。 (本报记者郭歌)
新闻推荐
会议现场本报7月29日讯(记者王永通讯员董娟朱贺)7月29日,2020年全市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警示教育会在市渣土处置中心举...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