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一部纪录片 听一场讲座 迎接一次挑战垃圾分类我先行 纬二少年在行动
“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近日,济南市纬二路小学一年级二班学生在班主任李雪的组织下,发起了“争做文明少年,不让垃圾再流浪”活动,孩子们通过“观看一部纪录片”“聆听一次知识讲座”“参与一次零垃圾挑战”等系列活动,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是一部名为《塑料海洋》的纪录片,跟随它的镜头,孩子们看到原本蔚蓝的海面被油脂和各种垃圾覆盖,看到无数海龟、海鸟、鲸鱼等因误食塑料而痛苦死去,也看到被人类丢弃的塑料会最终通过食物链回到人类的肚子里。“哇!”“太可怕了!”“太让人生气了!”这些惊呼声和感叹声不时从孩子们嘴里发出。因为处于接连不断的震惊中,很多孩子的嘴巴一直保持着O形。
在震撼人心的观影活动后,班主任李雪及时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垃圾分类知识讲解课”。为何要进行垃圾分类?如何区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什么矿泉水瓶是可回收垃圾,而一些酸奶瓶要归到其他垃圾?对于这些问题,李雪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并以儿歌的形式与大家一起背诵了“垃圾分类小窍门”。
随后,在李雪的指导下,孩子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垃圾包”,以小组形式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并由组长进行投放。对于大家的分类结果,李雪认真核查并及时纠正。整场活动下来,孩子们收获满满。
知识的收获不是目的,日常的行动转化才是重点。在讲座最后,李雪还为全班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所有同学进行一天的居家“零垃圾”挑战。每位同学都要准备一个纸袋,收集一天产生的垃圾,并开动小脑筋,尽可能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对于这项考题,孩子们用行动交上“多彩答卷”。不少孩子开动脑筋,变废为宝。有的孩子用糖果盒做出了储蓄罐和针线盒,有的孩子用纸箱子做出了机器人,有的孩子用卡纸为自己做了一款手表,有的孩子在旧玻璃瓶中养起了绿植,有的孩子把矿泉水瓶改造为洒水壶,有的孩子将易拉罐和旧纸杯变成小风铃,还有的孩子一口气用废旧材料为小乌龟、龙虾、恐龙玩具分别做了一个家。
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孩子们还开动脑筋避免垃圾的产生。有的孩子出门时自带水杯,有的孩子去超市购物时提醒妈妈带上帆布购物袋,还有的孩子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一位学生家长感慨道:“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到了旧物利用的好方法,还带动大人一起为保护环境而努力。这样的活动真的太有意义了。” (本报记者范开云)
新闻推荐
□实习生任秀记者王凯报道本报济南讯7月27日,“第十二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在济南启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内分泌...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