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工人新村留在工人新村
95岁的李升贵在看报纸
新时报记者徐超 摄
1959年的工人新村 王芳洲 摄
1965年,工人新村少先活动站的儿童做游戏。胡明 摄
1969年,工人新村的人们清扫卫生。 宋振亮 摄
1988年,工人新村的居民迁入新居。 胡明 摄
“码”上看视频
□新时报记者 江丹
每个济南人的记忆里,都封存着一座过去的济南城。“济南记忆影像保护工程”系列报道,借助一张张城市影像,追溯城市过去,重温城市变迁,唤醒我们的城市记忆。在怀旧的情感共鸣中,珍惜城市的当下,展望城市的未来。
这不仅仅是一场老济南人的集体怀旧,也是在向更多的人诉说这座城市的历史——济南的昨天是什么模样,有什么东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是怎样的传承,从一代人又一代人那里延绵至今,而这一切,正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1956年,李升贵坐着地排车,带着孩子和行李来到工人新村,在这里一住就是大半辈子。此后的60多年里,她眼见着工人新村从一排排平房变为一栋栋楼房,高高的荒草、坑洼的土路被敞亮的马路和广场取而代之。95岁的李升贵觉得,今天的工人新村好,今天的日子也好。
新村旧貌
李升贵原来的家在济南“南关”,也就是今天的南门大街一带。由于丈夫工作调动,一家人随之搬到其工作单位附近的工人新村。那是1956年,家里连自行车都没有,丈夫找了一辆地排车,加上几位同事帮忙,李升贵带着孩子和行李来到工人新村。
工人新村是新中国成立后济南第一个新建住宅小区,于1952年在一片荒草、水洼之地上开辟建设。据济南市情资料库中城乡建设部分的资料介绍,工人新村位于济南市北郊工业区,东至济洛路,西至工商河,北至金牛公园,南至贸易楼,占地64公顷。小区的规划设计是1950年代典型的行列式平房,分为北村和南村。
李升贵记得初到工人新村时的场景,小区外还有高高的荒草,小孩钻进去就看不见了,小区里的房前房侧则栽着杨树。杨树是那个年代常见的绿化树种,李升贵家门前就有几棵,在生活困难的时候,它们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升贵的女儿高月华今年64岁,生在工人新村,长在工人新村,后来结婚成家离开工人新村,如今为了照顾老人又回到工人新村。她记得在小时候粮食困难的日子里,比她大几岁的哥哥爬到树上摘鲜嫩的杨树芽,拿回家用水焯了,攥成团子,滚上薄薄一层玉米面,做成菜窝窝吃。
在高月华的印象里,厨房单独成排,两家合用一个。天气合适的时候,几乎家家都在外头吃饭。水管也是公用的,大家排队接水、用水。60岁的高曼华是李升贵的小女儿、高月华的妹妹,她小时候就曾拎着两个桶去一趟趟地接水,装满家里的水缸。在她的记忆里,那时候的水好像格外凉,尤其是夏天,接上半桶水,放进一个西瓜,到了晚上捞出来切开,“凉凉的,挺好”。
孩子或许比大人更容易发现生活里的快乐。原济南日报摄影记者胡明拍摄于1965年的一张工人新村的照片中,一群群的孩子围坐在一起做游戏,没有像今天这般丰富的玩具和设施,但那时候的孩子有那时候的快乐。高曼华记得小时候常玩“跳房子”、推铁环,有时还会用鸡毛给自己缝个毽子踢来踢去,如今这些游戏都慢慢地在生活中消失了。前一阵子,有邻居为了参加单位的运动会在练习推铁环,高曼华走过去,一上手发现自己还推得挺好,原来小时候的记忆和手感都还在。
以“工人”命名
王芳洲于1959年拍摄的一张工人新村照片中,杨树成荫,光影斑驳,一排排的砖瓦房整齐地立在一侧,两位妇女领着三个孩子朝着镜头走过来。从这张照片中或窥见工人新村过去的模样。
住在工人新村的老人提及以前时,喜欢说自己曾住在几排几栋,这是他们在工人新村历史中的地理坐标。初建时的工人新村,房子如照片中那样成排成栋。
李升贵现在居住的位置是原来的33排,因为家里孩子多,当时住了两间房。高月华说,她的两个哥哥住一间,她跟妹妹与父母挤在一间。今年89岁的李世忠最开始搬进工人新村时则住在23排的一间房,15平方米,每月交5毛钱。
原济南日报摄影记者宋振亮于1965拍摄的一张工人新村的照片里,人们正在和泥修补墙面,忙得热火朝天。从中也可以看到,家家相邻而居,墙面上还伸出一长一短两根排烟管。
高月华回忆,到了冬天,家里会点一个小炉子,排烟管上总是烘着他们几个孩子的衣服。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可供换洗的衣服,但是母亲又要让他们穿戴整洁出门,就趁着晚上洗了,挂在排烟管上烘干。
在另一张由宋振亮拍摄于1969年的工人新村照片里,人们挥着扫把,清理道路卫生。从四起飞扬的尘土可见,那时的路面尚未硬化。李升贵说,最开始的时候,家门前的那条路坑坑洼洼,孩子小,走在上面容易摔跟头,他们就自己想办法铺上一层碎石子,那时候也没有保洁人员,都是自己打扫卫生。
尽管当时的居住条件简陋,但工人新村对很多人来说,具有特别的安居意义。李世忠年轻时,家里困难,他做过搬运工,拉过地排车,结婚后有了孩子,实在住不开了,于是来到工人新村。虽然房子不大,但对那时候的李世忠来说,这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他和他的小家庭有了属于他们的落脚地。
更重要的是,“简陋”是在今昔对比中凸显出来的。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济南的第一个新建住宅小区,而且是以“工人”命名,足以让住在这里的人感到自豪。正如王芳洲照片里展现的那样,孩子虽然羞涩地躲着镜头,但是那两位妇女却是迎着镜头,笑容满面。
新村又有新貌
1987年大事记中记载:“8月26日,济南市遭受特大暴雨和龙卷风袭击。14时至次日2时30分,市区平均降水317.5毫米,积水面积30平方公里,总积水量6600万立方米。”
原本便建于地势低洼处的工人新村没有躲过这场大雨和积水。2018年,工人新村南村街道办事处曾组织居民书写时代变迁,并将文章集结成册为《南村印记》,其中很多居民都提到了“8·26”大水。工人新村南村街道泉星社区居民吴澄海写道:“床被泡在水中,箱子漂浮在水上,到处一片狼藉。”李升贵所居住的那排平房早先于1980年改建成了楼房,避免了雨水倒灌。那几天,李升贵家里放满了被淹邻居家的床褥。
这场大水之后,工人新村重新规划建设,平房变楼房。1987年9月,工人新村改建工程动员拆迁,1988年8月,一期工程提前竣工,69栋新的居民楼拔地而起。胡明用镜头记录了当时竣工典礼的一个瞬间,路边插着红旗,摆着鲜花,一条庆祝的大横幅尤其醒目。横幅底下,一辆辆大卡车整齐地停在路边,上面是乔迁新居的居民的行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不少人停下脚步,站定抬头,看那崭新的红色居民楼。
这只是工人新村60多年来诸多变化中的一次。李升贵大半辈子都住在这里,眼见着那些荒草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敞亮的马路;曾经常见的地排车没有了,稀罕的自行车流行过一阵后也越来越少了,汽车倒是越来越多了;那一排排的杨树也不见了,后来新栽的槐树都长粗了,家门前建起了小广场,有石凳石桌,还有健身器材。
这些年来,不断有新式住宅小区落地而成,跟各种产业一起扩展着城市版图,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住宅新时代。1950年代,于济南北郊建设的工人新村对那时的济南或许也有同样的意义。当时除了“北郊”的工人新村、“南郊”的二七新村,还有经十一路附近的邮电新村等,它们的动工和建成,都是当时济南城乡建设的大事件。
新村如今又有新貌,它们见证了济南的昨天,参与着济南的今天,并将与我们一起迎来济南的明天。
新闻推荐
本报7月19日讯700年前,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画就《鹊华秋色图》,流传至今。20年前,互联网风起云涌,舜网顺势而生。为贯...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