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结硕果 生态葡萄正飘香仝兴社

东昌时讯 2020-06-09 08:13 大字

融媒体仝兴社

“我们这儿的葡萄,汁多味甜,健康无公害,挂果率非常高,每亩地产量约5000斤,按照今年市场价计算,估计一亩地收入近4万元。”侯营镇徐楼村葡萄种植户徐荣然说。

时值初夏,远眺侯营镇徐楼村果蔬种植基地,一个个温室大棚整齐分布。棚内,一串串晶莹剔透、娇艳欲滴的葡萄在绿叶掩映下露出紫红色的“身躯”,惹人喜爱。村民们一刻也闲不住,他们边采摘,边装箱搬运,棚内外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侯营镇徐楼村紧靠聊莘路,交通便利,有着2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由于其葡萄个大,口感好,吸引了济南、上海等外地客商直接上门收购。2017年,该镇政府借助徐楼村多年发展高效蔬菜种植的优势,积极流转土地,筹集上级扶贫资金在徐楼村建起了5个高效集约温室扶贫大棚,主要种植藤稔葡萄。

“菜棚租赁给有种植意向的农户,根据投资金额比例收取租金。按差异化分配原则,将收益发放到镇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账户,确保其稳定脱贫。”该镇镇长臧玮介绍,葡萄种植基地建设后,每年收益达到5万元,全部用于该镇3个贫困村32户55人及镇10个插花村18户33人贫困户增收,在葡萄采摘收获季节,还为镇贫困户提供了务工岗位,增加了困难群众的收入。

种植基地在取得效益的同时,也刺激了村子葡萄种植业的发展。该镇通过多渠道宣传,使村内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葡萄种植行业,产生了由一点带一片,由一片带一面的效应。如今,该村已有200多亩土地种上了藤稔、巨峰2号、红艳天等各式种类的葡萄,成熟后销往北京、南京等高端市场,为农户们带来了不少收益。

此外,葡萄的丰收离不开专业细致的管理模式。记者了解到,徐楼村葡萄大棚的日常管理都是由本村村民来完成,基地还专门成立葡萄种植合作社,邀请了2名技术员跟踪指导,无偿为农户提供购苗、种植、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产业项目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措施。发展扶贫产业,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谈及围绕产业扶贫项目将如何进一步规划,臧玮表示,“下一步,侯营镇继续围绕像葡萄大棚等类似产业多与乡村振兴有效的衔接,为贫困群众搭起产业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岗位,变‘输血’为‘造血’。”

新闻推荐

擦亮“金字招牌”“食安济南”要打造升级版

编者按2017年6月29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授牌济南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下简称“国家食安城”),成为全国首批获此...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