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这样的“夜经济”你不喜欢吗?
杨北村夜市井然有序、人气渐涨。(王飞摄)附近居民在夜市购物。
6月1日晚,历城区王舍人街道杨北村夜市灯火通明,远远飘来各种小吃的香气。来往市民趁着清凉的夜色,打卡各类网红美食。人气挺高,夜市各个摊点摆放整齐有序,道路往来通畅,环境干净整洁,这样的“夜经济”人们怎能不爱?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将不再列为考核内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占道经营”重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是一个带有负面标签的词语,比如阻碍交通、噪声扰民、影响市容市貌等,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难度。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摊位背后,可能维系着一个家庭的生计,承载着一个创业者的梦想。室外经营是可以被引导、被规范的,可以形成良好的经营秩序。推进室外经营的健康发展,是顺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举措,同时也满足了市民多元化的需求,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对占道经营并非“一罚了之”
记者从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相关部门单位已经有所探索,对占道经营的商贩,改变传统的“驱赶式”管理方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安心经营的区域。
在历下区姚家街道,占道经营类问题曾经占据12345热线工单的较大比重。但对于这类摊位,姚家街道12345热线专班的处理方式不是简单地一罚了之、一赶了之,而是进行规范并实行报备制。
在姚家街道辖区,便民自行车维修点、流动早餐摊位……这些摊位在经营中出现过不规范的现象。按照相关规定,城管执法人员可以对不规范的摊位进行取缔,但他们还是决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
先调研,再决定。热线工作人员分别走访了辖区多家摊点。摊主都是个体经营户,其中有不少是由中老年人经营的,个别商户是残疾人。其中有一家自行车维修点,摊主是位60多岁的老人,靠着手艺已经干了十几年,这个小小的摊位就是老两口的全部经济来源。他们常年固定在此经营,附近有很多居民来修理自行车和电动车。另外有一位孤寡老人,以卖馒头为生,每天收入并不高。
对流动商贩的管理宜疏不宜堵,宜帮不宜赶。
姚家街道经过调研决定对占道经营的摊点进行规范,通过划定专门的区域,引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区域贩卖经营,但前提是不占用盲道和市政道路。以自行车维修点为例,在不占用盲道和市政道路的前提下,划定一个5米乘以5米的经营区域。通过规范,占道问题解决了,商户能够继续经营,市民和商户都很满意。
室外经营的前提是规范有序经营。以早市为例,个体经营户需要向街道办城管委提交店外临时摆放申请书并签订承诺书,保证经营现场设施摆放规范、符合要求,不超出规定时间和范围、不使用高音喇叭等招揽顾客、不占用市政道路、文明有序经营。
姚家街道办的实践表明,通过创新管理和疏导方式解决问题,社会效果优于简单地“一罚了之”。夜市也可以很清新
规范有序的夜市更有魅力。
杨北村夜市成立于2017年7月,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周边占道经营问题。当地政府利用杨北村大约7亩的空闲土地,建成了这个临时市场。前期经过道路平整和硬化,市场容纳了40多个摊位,解决了当时周边商圈占道经营的难题。
商户米宪华入驻这里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凭借着“人气羊肉串”,米宪华积攒了一些老顾客,收入也较为可观,成为一家人稳定的经济来源。刚刚入驻的时候,夜市为鼓励和支持商户经营,免收管理费和卫生费,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卫生清运成本增加,此时商户们的经营也步入正轨,夜市才开始收取费用。
夜市经营过程中会不会扰民?答案是:会。但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同时保障商户的经营。以往由于夜市晚上经营到10:00,曾经出现过噪声扰民现象,附近居民拨打了12345热线投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办公室召集了所有经营商户开会,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再使用音箱喇叭等设备了!”“对大声喧哗的人,应该上前制止劝阻。”“谁的摊位前有噪声,就由谁负责”……大家主动承担责任,承诺不再出现噪声扰民现象。当时,所有商户共同签订了安全及禁止扰民责任书,确定了商户负责制,并由市场办公室安排专员对市场经营进行监督。
为了保障商户正常经营,市场统一规范配置了防雨棚,即使突然下雨,商户们也不用担心受到损失。疫情期间,大家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市场对摊位免收3个月的费用,目前每天也只收取10元的摊位费,给商户们减轻了经营压力。
现在的杨北村夜市,之所以能够实现有序经营,是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目前,该市场摊位已达100余个,每天大约有顾客5000人次,每个摊位每天营业额大约1000余元,同时也给村集体带来每月3万余元的收益。米宪华的羊肉串摊位人气已经接近疫情发生前,看到食客们大快朵颐,是她最高兴的事情。“老顾客又回来了,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米宪华说。
倒逼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占道经营不再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考核,是对城市管理方式的一次考核。
济南市的“夜经济”加上有效的管理机制,夜晚的商圈和市场秩序井然、一派繁荣。夏季到来之后,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夜经济”的需求也在增加,逛夜市、吃小吃、套圈……对他们来说,除了精致小资,左手烤鱿鱼、右手羊肉串的烟火气同样令人着迷。
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个就业产业结构也需要转型升级。城市发展不只需要高精尖的创新人才,同时也要有接地气的普通就业人口存在,这使城市的就业体系更立体、更健全,也能满足市民更加丰富多元的商业需求。6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济南将发展一批夜间经济民生品牌,引导规范开展“店外设摊”试点,优化“小店”准入流程。
敢于给自己找麻烦,才能给个体工商户添信心,给消费者添快乐。城市管理方式的转变让个体经营者重拾信心,展现了城市格局和情怀。如何在服务好市民和商户的同时管理好室外经营,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智慧。(本报记者 王飞)
新闻推荐
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探索新场景、新流程、新模式、新渠道 浦发济南分行建设数字化银行
□记者王爽报道本报济南讯今年以来,浦发银行济南分行积极践行总行数字化战略,聚焦数字化银行建设的方法论,提升全员科技...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