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乘三次车,来报社看一看

农村大众报 2020-05-18 14:29 大字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注定一辈子就会与农村密切相连,于是就有了与《农村大众》长达40多年的情缘。

20世纪70年代,我还在农村上学时,就知道《农村大众》,一张散发着浓浓油墨香的报纸,专门为农村人服务。那时,父亲在村里学校做代课教师,又在村里兼职做文书,往往白天在学校教学上课,晚上就去村里加班。我经常跟着父亲去大队部,就知道和认识了这张报纸,刊登的主要是农村农业新闻,更多的是全省各地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经验,副刊上也刊登一些散文、小说、诗歌。有的是农村人写的,也有的是城里人写的农村事,感觉很新鲜,心想,我要是能会写多好,哪怕在上面登个“小豆腐块”也行啊!这该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那时,我对报纸有着一种神秘感,对报社编辑有着崇敬感,甚至是崇拜感。

1984年秋天,我考到济南东郊甸柳庄一所学校上学。有一个星期天,我专门在学校打听好农村大众报社位置,想坐车去看看报社什么样儿。我换乘了三次公交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位于济南市历山路的报社。老远就看到一座楼,门口挂着报社的牌子,心中就激动和欣喜。终于看到了心目中惦念的农村大众报社了。我在报社门口站着看了很久,但没敢进去。放假回家时,我把去看报社的事情给父亲讲了,父亲一辈子在农村,对我讲的也很感兴趣,说有机会也一定去看看,到里面找记者、编辑拉拉呱,那可都是有文化的人。那时我没有照相机,更没有现在这样到处可以照相的手机,没有在报社门口照张相留个影,想来很是遗憾。

1987年的夏天,我毕业被分配到县里的一个计划部门工作,当时单位的主要领导是公社党委书记出身,对农业和农村有着浓厚的感情,也订阅了一份《农村大众》。我刚参加工作,每天负责分报纸送报纸,每每《农村大众》一来,我就先读为快,从一版看到四版,看完了,才把报纸送过去。当时主要看看新闻、农村新鲜事,种植养殖加工的好经验,了解一些价格行情。后来,我无论在乡镇,还是在机关工作,都订阅一份《农村大众》,这成了一直不变的习惯。在这些年里,我尤其喜欢看报纸的“沃土”“高粱地”文学副刊,刊登的都是与农村相关的散文、小说,那些描写一年四季的美文,好像写的就是我家村里村外西山东山南坡北坡那些熟悉的庄稼花草树木,散发着浓郁的馨香;那些小说里,不论是温和的爷爷,严肃的父亲,还是辛苦的母亲、勤劳的姐姐妹妹,好像都是我们村子里的人,有着无限的亲近感。于是,我就试着把我曾经熟悉的乡村人和事,以及对乡村的思考和憧憬写出来,抒发对乡村的情感。

2009年7月23日,《农村大众》副刊发表了我写的散文《红荷,红荷》,这是我第一次在省报上发表作品。此后,我又在报上发表了《我家的高粱地》《棉花,乡村的温暖》《风,是村庄的》《地瓜呀,地瓜》《想起姥娘》《人,这一辈子》《忘不了的姥爷》《月季花》等多篇散文,抒发内心的乡土之情,寄托着浓浓的乡愁。2011年,我申请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时,就将发表在《农村大众》上的散文一同上报。

时光荏苒,《农村大众》创刊70年了。如今,《农村大众》已从四开四版变成了八个版,开发了电子版和农村大众App,成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媒体。70年里,《农村大众》时刻牢记创刊时的承诺“今天,这个报纸创刊了,定名为《农村大众》”,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农村人民大众自己的报纸;在这70年里,《农村大众》高扬时代主旋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力促进全省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党的政策在农村落实、扎根、开花、结果鼓与呼,促进了全省农业农村发展,见证了山东“三农”的蓬勃向上。我也在与《农村大众》结缘的40年里,在《农村大众》的引导下,不断学习和掌握政策,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在这里深深向《农村大众》道谢,祝愿《农村大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新闻推荐

济南热力集团召开市两会精神宣讲会扛起高质量发展使命担当

本报5月17日讯(记者鲁婧)日前,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胜利闭幕。5月15日下午,济南热力集团第一时间...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