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一策精准助力

济南日报 2020-03-16 11:32 大字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本报记者 刘阳 摄)

实地了解企业困难与需求。(本报记者 王宝静 摄)

编者按 近段时间,为毫不松懈地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帮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好政策很多,需要基层落实到位。相关政策针对性强不强?落实进度怎么样?企业感受如何?本期经济脉动关注政策落地情况。

多部门“亮剑”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从2月中旬算起,一家上市企业山东分公司几名员工已在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驻地工作近半个月。由于原先办公楼被征用做留观点,在特殊时期,公司向街道求助。面对企业诉求,二七人“雪中送炭”,将一间30平方米的房间腾出来;同时做好后勤保障,确保公司业务正常运转。

主动靠上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是市中区“硬核”操作护航企业复工复产的缩影。从打造“1+4”微信工作群,建立企业与行业主管单位、街道交流的“直通车”,到简化企业开办流程,设立线上企业开办专区,为企业免费赠送公章、税控盘等升级版“开办大礼包”……市中区推出13条“硬核”政策,让企业吃上“定心丸”。

协助企业复工复产,市中区商务、工信、行政审批服务等部门纷纷“亮剑”,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了解到西门子、山东电力设备等重点外贸企业遇到省际物流运输方面的问题,市中区成立工作专班,帮助企业打通运输出海的高效绿色通道;发挥阿里巴巴、全球贸易通、谷道外贸牛等平台优势,开展线上培训获取网上订单,90余家企业通过网络获取订单;以“不出户、不跑腿、不见面”为目标,依托微信端+AI智能+创新应用,打造“市中好办事”平台,将“一网办”“指尖办”“马上办”充分体现在微信端;了解到腊山工业园两家企业有意新增防疫口罩生产线后,将疫情防控物资扩大产能扶持政策精准推送至企业,确保企业3月下旬实现投产。

“越是在企业‘咬牙坚持’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党委政府挺身而出。”本着这样的思路,市中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提供更到位、更有针对性的帮扶。

常规政策快审批 精准施策加大补贴强度

疫情如火,兵贵神速。解决企业面临的复工问题和发展难题,需要以“快”的速度、“准”的措施、“战”的姿态,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增强补贴强度。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已支出企业产业扶持资金18702万元,用于兑现各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共渡难关。

众阳软件是一家软件开发企业,疫情期间,公司的回款进度和新业务开发受到影响。3月6日上班不久,公司财务就查到:70万元的创新创业政府扶持资金已到账。“这笔资金对我们来说真是及时雨。”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慧君说。

面对上级部门出台的好政策、好举措,高新区靠上抓落实。为支持企业复工,高新区财政局将奖励政策配套资金及时拨付到位。针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培育库、发展载体、研发机构的首次突破、标准化、成果转化、重大推介等发展方向,高新区为辖区450家中小微企业兑现财政资金8630万元,为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

与此同时,高新区将常规性企业利好政策提前部署,争取让企业早受益。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高新区较往年提前两个月启动中小微企业融资费用补贴申报。该项补贴统筹市、区两级资金,预计可帮助高新区超过400户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5000万元以上。

为助力中小微企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此,高新区结合辖区实际,提出6项17条具体措施,精准发力。除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给予减免外,政策还鼓励疫情期间各类中小微企业发展载体减免承租企业租金等相关费用,并根据减免费用总额,统筹上级补助资金,最高可给予70%的财政补助,保障力度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据悉,随着工作进一步开展,高新区将累计为符合政策的中小微企业落实房租减免政策金额超过1.5亿元。

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企业产业扶持资金支出18702万元,用于兑现各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共渡难关。另外,落实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两免四减半”,将为900多家企业减免房租约1亿元。

一对一服务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

“你好,昨天你们咨询的济南市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申领标准和申领渠道,我已经打印好了,请你们仔细看一下。”在山东成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历城区山大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王尧正为该企业负责人讲解济南市最新出台的应对疫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

连日来,山大路街道汇总市区各项经济、金融、人才、社保等政策信息,第一时间向辖区企业传达分发;领导班子成员全员下沉一线,组成多个帮扶督导组奔赴各重点企业,实地协调统筹调配资源,解决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的实际困难。根据辖区企业特点,全面实行党政成员、机关干部帮包制度,实行一对一服务,深入了解企业所需、所盼,当好企业复工复产的“领路人”和“贴心人”。

日前,济南市长清计算机应用公司准备购置自动化生产设备,扩大生产,但流动资金却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长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开展银企对接服务,邀请银行一起实地查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融资需求、业务发展、风险防控等方面面临的困难,摸清情况找原因,指导有融资需求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中小微企业以专利质押的方式进行贷款,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渡过当前难关。

疫情期间,已帮助指导3家企业与银行进行专利质押业务对接。随着全区企业有序复工,长清区将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实行精准服务,尤其是加大有需要的复工复产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调对接力度,全力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解决用工难题 保障生产线正常运转

“现在用工成了老大难,尤其是对我们服装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济南诺诚纺织负责人党现秀说。针对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殷巷镇为企业开辟“村居—企业”绿色通道,让企业就近招工。殷巷镇让各村大喇叭响起来,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及时插播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建立企业-村庄微信群,让村庄、企业分别将员工上班前村里打卡、下班前企业打卡情况发到群里,不仅解决外出务工人员滞留问题,同时也为复工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作为济南先行区最大的生产型企业,济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较大。孙耿街道在协助达利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为达利实行“一企一策”,解决企业长期存在的用工难问题。通过管区宣传、员工内招、劳务公司派遣、近郊区县上门招工等方式加大招工力度,仅3月6日、7日两天就有200余人与达利达成用工意向。同时,街道积极协调湖南湘西、重庆武隆和甘肃省的产业工人,采取“点对点”包车的形式,协助当地员工到达利入职。截至目前,济南达利在岗工人由刚复工时的不足900人增加到现在的2524人,企业单日产能达到254吨,产值超500万元。

“疫情期间想要找到足够的工人很难,工人不够,产能就上不去,这可怎么办?”面对疫情,槐荫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德迈产业集团在危机中觅得新商机,设立华疗口罩生产项目,投产后将日产口罩550万只,而工人不足却成了制约口罩生产的重要因素。

眼下,复工复产的号角全面吹响,然而疫情没有过去,用工问题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拦路虎。槐荫区密切关注着企业的诉求,全力为企业招工引劳,同时让外地务工人员回得来、住得下,成为了企业复工复产的贴心人。

在了解到德迈用工诉求后,槐荫区人社局和企业邻近的吴家堡、兴福、美里湖三个街道办事处迅速组成工作专班,带政策上门,为企业带来“一对一”的招聘服务。槐荫区人社局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力资源负责人面对面建立工作群,将企业用工条件、招聘信息发布到各用工网站。“因企业无法为员工提供住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从周边的村民着手,鼓励他们进入企业投入生产。”吴家堡、兴福、美里湖三个街道办事处进行广泛的宣传与动员,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决最紧迫的用工需求,保障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本

报记者 韩霄鹏刘阳 张敏 张龙 郝倩 王宝静 冯经伟 邵明红张素芬)

新闻推荐

经历病痛后自学医术,背着医药箱为千余户村民看病济南67岁乡医深山行医40年

张绍义背着药箱走在为村民看病的路上新时报记者丁国彬摄初春时节,经十东路南行20公里,深山中的马闹坡村依然寒风料...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