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守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大学生志愿队

半岛都市报 2020-03-06 02:11 大字

在东大洋社区,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大学生志愿队伍,成为防疫一线上一抹最温暖的阳光。半岛记者葛梦杰

连日来,在红岛街道东大洋社区疫情防控一线,除了日夜坚守的社区工作人员,还有一群身戴红袖标的年轻人,他们是由24名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监测点测量体温、值班值守、入户排查、宣传动员、心理疏导……他们认真、乐观、积极,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为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贡献着一份青春的力量。

■王元一

带头成立24人大学生志愿队

王元一是郑州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本想寒假回家可以好好陪陪父母的他,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平静。“我父亲是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到防疫任务后,他第一时间冲到了防控疫情一线,日夜值守。一天难得见上一次,每次见他都非常疲惫,特别不容易。”王元一从父亲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压力,因此他也想为社区做些什么。

想法一出,王元一便立刻行动起来。1月26日,王元一把社区里的返乡大学生拉到了一个微信群,发出了抗击疫情的倡议,立刻收到了热烈响应。就这样,24名大学生迅速组成了东大洋社区大学生志愿者队,冲到了社区防控疫情一线。来往登记、入户排查、防疫宣传……王元一等人像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一样冲锋在前,没有丝毫畏惧。

“老于值了两个夜班了,血压有点高,你们今晚谁能替替他?”2月2日下午,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监测点,对正在值班的王元一他们几个队员征询道。王元一听到,立马主动请缨。现场有人反对,认为他年龄太小了,而王元一态度坚决。

“我年轻,身体好,就给我安排值夜班吧!”

因拗不过王元一,又考虑到他的身体素质不错,社区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一连三天,王元一在寒风瑟瑟的冬夜里认真值守。每到后半夜困到睁不开眼时,他总会站起来走走或者掐自己一把,让自己随时保持清醒。“晚上虽然人少了很多,但是我担心有人趁值班人少时溜进社区,所以更得打起精神。既然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我就必须负责到底。”

■于洋

“准医生”挑起防控宣教重任

“滴——三十六度五”,测温枪发出一道声响后,于洋快速记录下体温值并核实了人员信息,在叮嘱了一些疫情防治知识后,才通知工作人员放行。这样的工作于洋每天都要重复数十次,每一次记录,她都仔细又认真。

作为济南大学临床医学的大四学生,疫情暴发以来,于洋一直向身边人普及防疫知识。1月26日,在接到王元一发出的号召之后,她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志愿队伍中来,并且主动要求去社区监测口工作。“我是医学专业的学生,疫情当前,我希望能用所学知识为居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除了在监测口的工作之外,于洋还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入户排查,每一次入户,她都耐心地为居民讲解防疫知识,为居民答疑解惑,她也因此感受到因为学医,居民们对她的那一份信任与尊重。一次于洋给社区一位老人讲解防护知识,道别时,老人从兜里掏出来一把糖果塞给了于洋,对她表示感谢,这让于洋感到非常温暖。“以前一放假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没有这么多和社区爷爷奶奶们交流的机会。这次志愿服务工作让我和他们走得更近了,我也感觉到虽然这次疫情把大家暂时隔离开,但是大家的心却更加凝聚了。”

■于睿成

将心理疏导挺进战“疫”一线

于睿成是济南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主修心理学专业。

“您好,我是咱社区的志愿者于睿成,您这两天有感觉到不舒服吗?”

2月4日上午,于睿成再一次用微信视频通信联系了社区从湖北回家的隔离人员,仔细询问了对方近况后,从专业层面对隔离人员进行了心理疏导,她话语亲切,言语间有着特别的魅力。亲切的问候和专业指导明显缓解了被隔离人员的压力和不良情绪。挂掉微信,于睿成又戴好口罩和帽子,准备去社区居民王大妈家。“之前的讯息显示王大妈明显出现了焦虑情绪,光靠电话沟通还不够,今天我得去看看,现场疏导。”

在这次防疫志愿工作中,除了入户排查、宣传动员等工作之外,于睿成主动将心理疏导这一重任担了起来。“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都应受到重视。疫情当前,很多人精神压力很大,必须时要进行心理疏导,用关心关爱驱散人们心头的阴霾。”

疫情当前,东大洋社区这群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成为了城阳防疫战场上一抹最温暖的阳光。采访最后,王元一动情地说道:“以前自己都觉得还是孩子,都是大人来关心保护我们,一场疫情,突然发现我们长大了,有知识有能力保护居民!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担负起的责任。而且对我们来说,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假期。”

新闻推荐

济南市腊山小学爱心接力 抗“疫”助力

本报讯(记者张展铭通讯员靳鑫)近日,济南市腊山小学全体党员为全心助力抗“疫”,自发组织了捐款。学校11名党员共捐款1100...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