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热线的故事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中心转办分中心副主任 董 芹
“家里的暖气漏水了,联系不上维修人员,可怎么好?”在多年前一次回家的时候,我隐约听到邻居奶奶自言自语道,她焦急的心情隔着门我便已感受到,我敲开奶奶的门,才发现满屋地板上都是积水,对于独自生活的老人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因为不知道供暖公司电话,奶奶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话“12345,服务找政府”。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起手机拨打了12345热线,工作人员问清情况后直接帮助连线热力公司,指导我首先将暖气阀门关闭,问题暂时得到解决。奶奶不住地跟我说“谢谢”,还不断地夸奖我解决问题的办法好。临走前我嘱咐奶奶如果有事情需要帮助可以随时拨打12345,那是一个“不下班的政府”。
巧合的是,2011年,我来到12345热线受理中心工作。第一项工作就是培训,热线业务知识培训真的是“苦涩无味”,面对各个职能单位不同的职责内容,除了满眼的汉字就是汉字,而且每一天的学习都是以考试结束,真的是“度日如年”。经过三个月的培训,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接通了第一位来电市民的电话,电话那端一位女士非常焦急地问“我的宝宝马上就要出生了,想咨询一下怎样通过丈夫的生育保险进行报销”,这个问题主要涉及社保业务,我马上用之前学到的社保业务知识答复了市民,来电市民对我的服务表示满意。挂了电话,我才意识到培训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是多么的重要,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把受理工作干得出色、漂亮。
我本身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接听市民的电话有时忘了说“请”字,语气有时较为冷淡,完全把培训老师教的内容忘在了脑后,但是热线质检特别严格,我经常因为这些被扣分。开始我特别不服气,认为是质检员故意针对我,后来班长带我去听了一下自己的录音,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如果不是工单显示我的名字,我根本听不出来这是我的声音。声音一点起伏都没有,通话服务也不够热情。我当时想,如果我是来电市民,听到这样的声音心里肯定会不舒服。从这以后,我更加认真地跟着师傅学习,不仅是业务,还有与市民通话过程中的语气、语调、语速、话术等。连续多年接听不同市民、不同诉求的来电,渐渐地让我练就了一身“真本领”。
打铁必须自身硬,正是这身“真本领”,2014年底,我被调到转办中心的岗位。以前我认为转办是一份“轻松无压力”的工作,每天只要把工单转出去就行,可是实际操作起来,真的不是这样。转办是一个中间环节,转办员的基本条件就是业务基础过硬,熟悉各部门职能,熟练运用知识库,解答受理员的疑惑,转出去的工单必须经得起推敲。2018年10月,热线开展“解决反复反映问题攻坚行动”,集中攻坚热线立法后市民反复反映、权限不明、久拖不决的十大问题,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本次攻坚活动中,热线办领导带领我们研究部门“三定”方案、部门职能、属地和行业管理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并结合《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条例》,加班加点对市民反复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初步解决意见。市编办、市法制办等单位现场界定责任单位,承办单位现场认领工单,尽可能让市民的每一个诉求都得到妥善解决。那段时间虽然每天都在加班,大家很辛苦,但是一想到我们加班能够换来市民诉求的解决,顿时又干劲十足了。2019年,我与热线又共同经历了应对台风“利奇马”过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泉城马拉松”等活动,我们热线人始终坚守在一线,始终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服务宗旨,努力打造一条有温度的热线。
在热线工作八年的点点滴滴,让我成长了很多。在这八年时间里,我对热线这个“大家庭”从陌生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而我则从不善表达到阳光自信,我和12345热线成了真正的一家人。“打造一条有温度的热线”是全体热线人的共同目标,我愿意继续与热线一起,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把温暖传递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整理/王飞)
新闻推荐
3日,一位远在吉林的母亲深夜向济南警方打电话求助,称自己在济南的女儿要轻生,于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生死救援就此展开。刚开始...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