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在“大山深处”扎根
□石正一
近日,记者到南部山区采访脱贫攻坚工作,遇到一些生动的见闻。记者看到,南部山区的贫困村在实现稳定脱贫的路上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路子,朝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方向大步前行。
省级贫困村黄鹿泉村抓党建、强班子,解决了多年来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2016年底该村实现脱贫摘帽,所有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2018年,该村成功引入工商资本,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后进村”华丽变身为“后劲村”。同为省级贫困村的积米峪村,自然村分散、坡高沟深,因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居住难、发展难而被称为“六难村”。2016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8个自然村实现搬迁。通过全面落实扶贫政策,该村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5000元到10000元,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稳定脱贫,产业支撑是关键。在黄鹿泉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将拉动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就业。在积米峪村,通过“裕农通”、“二米电商”平台,销售花椒、蜂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济南市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22.2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今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年终督察,济南市被评为“好”的等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下齐心合力,也少不了坚实的产业支撑。据了解,全市共实施了1883个产业扶贫项目,形成了大量的扶贫产业,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巩固脱贫成果,必须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要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因病因灾等出现的返贫或新致贫人口,积极及时地给予帮扶。应探索建立健全“全面保障”兜底机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度残疾人、贫困老人、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落实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保障政策措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补充保险等机制,筑牢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防火墙”。
让产业扎下根、保障兜住底,确保群众有生计、生活有信心,济南的脱贫攻坚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新闻推荐
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成立。(资料照片赵晓明摄)泉城义工活跃在济南大街小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