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东坡居士打call

烟台日报 2019-12-13 09:07 大字

□郭敏不负春光,人间值得大概是因为我私底下常常为东坡居士打CALL 的原因,前不久收到了一本W君的赠书———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从济南回烟的动车上,迫不及待地读完了三分之一,那是印象中时间过得最快的一次返程。我想,认认真真地把书读完,也不失为一种真诚表达感谢的方式。

几百年来写苏东坡的人多如牛毛,可能大多数的人就像林语堂先生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学生时代的少年总会被要求背上几首苏轼的诗词,其实我有点怀疑,把苏轼的《前赤壁赋》《定风波》这样的作品,强制输入到十几岁的少年心中是否有点不合时宜。离开大学校园八年有余,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对苏东坡的理解和这当下的人生经历一样,慢慢丰富起来。

豪迈、超然、旷达,诗人、画家、官员,还有很多的身份和形容词,可是都不足以勾勒出苏东坡的全貌。那些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往往是不容易被理解的,这句话适用于苏轼,也适用于我认识的每一个隐藏着天真烂漫与赤子之心的成年人。喜爱哪个诗人,完全是出于一种癖好,这话一点不假。

一提到苏东坡,人们总会发出扬起亲切敬佩的微笑,这也许最能体现苏东坡的一切了。人们常说相由心生,我很好奇这位超级乐天派到底长什么样子,直到偶然间瞥过一眼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笔下的苏轼,竟然发现和电视里高歌《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艺术家有几分神似。黄庭坚称赞公麟所画“如见其人”,能和一千年前的东坡居士打个照面,颇有几分迷妹心态。

林语堂写道:“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一位诗人能够让毫无相同生活经历的年轻一代喜欢,那他的作品里一定有一些能够超越时间的东西。苏轼的文字真切、笃定而诚恳,快乐时很难说不快乐,不快乐时也难做快乐状,完全发乎内心,才闯进了旁观者的心里。

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对于那些有趣的灵魂来说,那已然够长了,因为不负春光,人间值得。至亲点亮内心火光

一千年前皇帝的吃穿水准,放到现代社会相比可能不过如此,但一千年前苏轼的才情,放到今天,他依然会是一位极其出众的天才。到底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这样一个特别的人呢?

如果用现代社会的观点来追溯原生家庭对苏轼的影响,我以为有三个人最值得讨论———首先是苏轼的祖父。老先生颇有几分侠义与趣味,也将他的酒趣隔代遗传给了祖孙。老人不识字,但人品不凡。那时苏家住在乡间,广有田地,他祖父不像别家那样储存随时可以食用的大米,却以米换谷,并在自家的谷仓中存了三四万石之多。随后荒年歉收的时候,他祖父开仓散粮,这时旁人才明白,是因为稻谷可贮藏更长的时间。老人家时常携酒一樽,与亲友在青草地上席地而坐,饮酒谈笑,兴奋时高歌一曲,隐隐勾勒出其祖孙苏轼后来“把酒问青天”式的逍遥轮廓。

第二位,就是父亲苏洵。苏洵对豪门的挑战与当众对豪门的谴责,略微显示出他嫉恶如仇般激烈的性格,儿子东坡在暮年时也表现出了这种特性,自称生性急躁,遇有不惬心意之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从苏轼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震动,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即使经历宦海沉浮、位高权重之时也数次向皇帝请求离京,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是厌倦驱赶那些苍蝇臭虫了。

第三位,是我认为对苏轼日后的品格塑造非常重要的一位,就是他的母亲。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当年苏轼苏辙两兄弟还是孩童的时候,他父亲进京赶考,母亲在家教他们读《后汉书》,讲到后汉时期朝廷政权落入阉党之手,有一位叫范滂的青年官员勇敢无畏,视死如归与其母诀别,母言“死亦何恨”的故事时,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么?”这件事情后来在《宋史》和苏辙为母亲写的碑文里都有记载。

客观的说,苏轼之所以为苏轼,当然不仅仅是受到原生家庭的辐射,但他内心最深处那簇小小的火光,我愿意相信是在年幼时被至亲所点燃,尔后终生未灭,锻造了苏轼超旷的乐天派性格,照亮了他的一生,也给无数后来的中国人一丝慰藉和鼓励。

苍穹之下星月交相辉映,鲜花都开在泥土之中,人世间美好的东西就在言传身教中流淌。回过头看,很多善或恶的种子,都在某个人生片段中不经意间生根发芽,逐渐有了后来的枝繁叶茂、荆棘丛生,那是一股人人都不可小觑的力量。琴心剑胆,知行合一

几千年来,探讨苏轼文学成就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车载斗量了。今天,只说几件有关东坡先生有趣的,或是打动我的小事。

1.那些真心的好姑娘

大概一年多之前,我偶然间听到一首童声合唱团的《江城子》,当听到他们细腻地唱出“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时,我正默默地坐在餐桌前,那一刻的心情像极了很多年前第一次听张国荣的《我》时的情形———面对那么遥远的、超时空的陌生人,你忽然就很想坐下来,像朋友一样认认真真听他们把自己的心事慢慢地讲完。

当他在梦里与已故十年之久的妻子见面时,那句“无言”的默然真切朴素,动人心弦。用“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样的话来形容苏轼大概很贴切吧,他这样的男人,一定是活在几千年里所有情义的要害中,也的确把爱情留给了身边最真心的姑娘,那些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好姑娘。

2.垂死病中惊坐起,吃喝玩乐又一年

北宋时期的海南省是真正意义上的蛮荒之地,那时只有罪大恶极的人才会被流放至此———隔海孤岛、有去无回,而苏轼在他的政敌心中恰巧就属于如此“穷凶极恶”的人。被贬到海南没多久,政敌们所想象他应有的颓势和绝望还未完全铺开,苏轼超然乐观的天性又将他拉回到自娱自乐的状态———初到海南的他惊叹于海蛎子的美味,还一本正经地写信给儿子“生蚝食之甚美”,让他千万不要公开生蚝的秘密,担心被朝中士大夫知道了,会跑到海南来跟他抢———真可谓“垂死病中惊坐起,吃喝玩乐又一年”。苏轼的心理素质过硬,吃得下、睡得着、看得开,无论何种境遇,都能活出一份自己的精彩,这种魔力,是上天的恩赐。

3.往事不必再提,世事皆可原谅

谪居海南几年之后,朝政易主,苏轼再次被赦免北归,在这种略带“胜利归来”意思的旅途中,每到一个地方都有许多朋友和仰慕他的人包围着他,大概和现如今年轻粉丝们为迎接心仪的偶像在机场痴痴等待继而惊声尖叫的画面有几分相似(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与此同时,当年一心想致苏轼于死地的政敌章惇(也就是把他流放到海南的那位)被贬,章惇的儿子章援生怕苏轼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对待他的父亲,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愧疚,顺便想试探苏轼的态度。苏轼在给章援简短的回信中,写下一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往事不必再提,世事皆可原谅。

郭德纲曾说他最恨那些“根本不了解事情的起因,动不动就劝你放下的人”,当然,我也认为原谅敌人从来就不是任何人的义务,是人,就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盘和局限性,只是,那些原谅和放下更多的是与自己的和解,是善待自己的行为。苏轼会因事发怒,但是他却不会恨人。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只是不喜爱此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4.文人相轻不是大文人所为

苏轼一生的起浮和北宋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政治上的敌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了。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对王安石的整体评价不高,称其“徒有基督救市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是一位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书中说王安石“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成为梦想的牺牲者,任由美梦发展扩张,而后破裂成浮光掠影,消失于虚无缥缈之中。”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对于林语堂先生的评价,我倒持不同的看法。说一件小事。

“乌台诗案”发生时,正是因为王安石的请命,宋神宗思虑再三才决定放过苏轼,未起杀心,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4年,47岁的苏轼在被贬途中路经江宁(南京),专程拜访昔日政敌、63岁的前宰相王安石,欲为当年两党之争所导致的不和及误伤向王安石表达内疚之意。不承想已经下野七八年、时在病中的王安石听说苏轼到了江宁,竟风尘仆仆地赶到渡口等候。苏轼离开后,王安石又对人说:“不知更年几百,方有如此人物。”某位作家曾写道:历经宦海沉浮的政治对手,最后捐弃前嫌,惺惺相惜,人心于此力透纸背。性情如王安石、苏轼这样的人物,于公可以势同水火、寸步不让,于私可以把酒言欢、肝胆相照,这是何等磊落的胸怀和高贵的人格。

文人相轻不是大文人所为,大文人看见别人有美妙的才华,非但不会嫉妒,反倒会倍加呵护,给予帮助。所以,才当得起一个“大”字。

在苏轼一篇不太出名的论“苦与乐”的小短文中,有一句令我很是动容的话:乐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未至时心尔。(羡慕那些看上去快乐的事,畏惧那些你以为苦闷的事,这都是还未遇到乐事和苦事时的心情而已)。其实无论什么时候,这天底下,总归是好人多。我喜欢东坡居士的这份通透,更敬仰身边每一位热爱生活不失本真的朋友———那些琴心剑胆,知行合一的美好的人。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作为东坡居士系列的尾篇,思前想后,大概没有比重温几篇先生的经典好文更为合适的了。后来的人们用各种方式向苏轼致敬、歌唱,也是一种缅怀。在我听过的作品中,私以为王菲和李健的传唱最接近我心底里苏轼的模样———既浑然天成,又朴素细腻。

和你分享最打动我的五个小片段。

1.《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不无缘故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如果你也感恩大自然的赐予,喜爱这天地间灵动的日月与芬芳的泥土,我相信,你也一定会为这“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拍手叫绝。东坡居士总是以真诚勇敢态度相向,愿意把一切付诸天命,将此身赋予造物者。这份内心的安宁是一览无余的,甚至有些宗教的味道。

如果我们爱一个人,真的能像爱祖国、爱山川、爱河流那样,会不会痛快许多。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听过黄绮珊老师的《定风波》,不知怎的,总感觉她唱的,和我内心想象苏轼写定风波时的心境相距很远。东坡先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潇洒确实帅出了高度。

谁人一任平生,可以不拖不欠?

3.《临江仙》———何必忘却营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成年人总害怕展现自己的脆弱,但无懈可击并不一定是最佳表现。他们说“祝你幸福”,而有时,幸福就是这世上总有一个出口,可以安放你的脆弱、孤独与无助。心有安处,当下的理解与分享,便是幸福。

4.《记承天寺夜游》———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极短的小品,却记录了瞬间的快乐。那天读完,脑海中飘来的是《岁月》里的歌词:感动不一定落泪,感情还一样率真。这时的苏轼褪去了笔锋的尖锐,紧张与愤怒全然消失,既而出现的,则是一种亲切宽和的诙谐。哈,自嘲者心宽,自嘲者多福。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何似在人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密州时期的苏东坡,度过了一段最难过、最沮丧的时光,却写出了最好的诗词———水调歌头是历来公认最好的中秋词,顺时知命,洒脱而不执着。

铁凝说:如果时光是无法挽留的,那么文学恰是为了创造时光而生。古往今来,那些好的文学不是历史的骨头,而是历史丰盈的血肉。

因为这些气血盈盈的文字,我们才得以窥见苏轼的生活和劳作、爱和忧伤、思想和思想的表情,我们才有可能在千百年之后依然有能力和他心意相通,也曾听见他真实的心跳。

新闻推荐

孩子吃这种零食咋像吸“白粉” 虽是奶粉但家长挺担心,相关部门表示将尽快调查

桌面上堆放着一堆白色粉末,孩子们借助一根吸管,轮流吸食那些“白粉”……近日,家住阳光舜城的壹粉赵先生向齐鲁晚报...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