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人大创新服务群众工作平台,下沉到基层一线 人大代表和群众始终“零距离”

济南日报 2019-11-22 11:22 大字

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如果说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那么代表联系群众就是代表工作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槐荫区人大从打基础、利长远的角度出发,主动适应新形势,回应新要求,接受新挑战,组织人大代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代表来了”“代表有约”等活动为载体,下沉到基层一线,抓住民生“痛点”“难点”“堵点”,着力寻找履职突破口、发力点。

架起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新桥梁

去年4月份,槐荫区振兴街街道“代表来了”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在住振兴街街道地区各级人大代表、选民代表、振兴街街道各社区人大工作站负责人等共同见证下,7名人大代表及市民代表被聘请为经十一路棚改项目“代表监理”,架起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新桥梁。

代表工作要想取得实绩,离不开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自“代表来了”工作在全区正式铺开以来,各街道人大工作室纷纷响应,积极谋划,围绕“代表来了”工作要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代表活动。振兴街街道继续围绕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工程“经十一路拆迁项目”做文章,通过聘请“代表监理”及时了解项目进展,让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道德街街道组织代表从各自工作领域出发,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西市场街道组织代表进社区,针对“车位少、绿化少”等问题充当居民“代言人”和各部门间的“沟通人”;玉清湖街道和腊山街道等城郊街道则主要围绕“乡村振兴”下功夫,组织代表积极“支招”,履职担当。

人大代表成推动发展重要力量

走进槐荫区振兴街街道省化工小区,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映入眼帘,而就在前不久,这个小区的居民饱受房屋漏水、墙面渗透的煎熬。

今年9月,振兴社区“代表有约”会谈室开展首场活动,人大代表与社区群众现场相约,共话民生。针对居民提出的宿舍房顶漏水问题,有建筑设计行业经验的槐荫区人大代表马纯强指出,症结在于外墙加装保温层后雨水难以挥发形成返潮,将通过代表建议呼吁相关部门、施工方等现场判明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代表履职与社情民意间的这处“连接点”,市民生活中的困扰正在推进解决。

事实上,“代表有约”是槐荫区人大常委会在已开展一年多的“代表来了”工作的延伸。“代表来了”实质是“代表约选民、选民约代表”,组织代表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进项目“五进”活动,通过代表将市、区、街道的重大决策和活动传达到群众,通过代表将群众的所期所盼及时反映上来。在此基础上,设立“代表有约”会谈室实行定点约,组织代表主动进楼院约选民,通过公布二维码的代表联系卡微信约等方式,将民生实事办理与“双联系”活动结合起来,使人大代表成为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挥代表专长解决群众难题

“‘代表有约’是在‘代表来了’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活动,‘约’的目的就是希望群众有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群众有需求,首先反馈到居委会,居委会把意见组织起来后,人大代表一起来探讨研究,一起来解决问题,努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市人大代表何霞说。

槐荫区振兴街街道办事处人大秘书李磊告诉记者,目前依托“代表有约”和“代表来了”这两个平台,一年多的时间里为社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在社区群众当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

振兴街地区有14名人大代表,这些代表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为了能够发挥代表们各自的专业特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振兴街街道把群众的诉求汇集到社区人大工作站,再按照代表的特长进行牵头领办,更加有效地推动了群众诉求的解决。

(本报记者 郝磊 通讯员 王春雷)

新闻推荐

博马科技济南工厂9月投产,现已接明年订单50万件 高转速产品项目的奔跑姿态

□本报记者赵小菊去年底签约,今年8月厂房交付,9月正式投产,目前接到的明年订单已有50万件。位于济南高新区临空经济区中...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