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区名校长工作室聚焦城郊学校发展“内生力”“城郊校”发展有了“源动力”

济南日报 2019-11-21 11:25 大字

“市中区的城郊学校一点也不‘城郊’,校长们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可以说非常前沿。”11月19日,“学校内生力的实践研究”——市中区名校长工作室项目学校成果分享会在济南市东河村小学举行,在点评环节,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曾继云对参与展示的三所城郊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7年,市中区名校长工作室聚焦“学校内生力实践研究”项目,探索城郊学校内涵发展实践路径,招募了济南市小庄小学、济南市魏华小学、济南市东河村小学三所项目校,开展为期三年的研究。本次分享会,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校长烟文英、济南市经五路小学校长阎莉、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校长王红林、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校长王念强等4位名校长与3所城郊学校校长聚焦学校内生力的实践研究,分享展示了3所城郊学校内涵发展经验,为市中教育品质提升提供了全新的学校发展案例。

A 精准定位城郊校发展三个支点撬动学校“内生力”

“2017年工作室运行模式开始转型,由师傅带徒转型为聚集‘学校内生力的实践’研究。为什么转型?就是为了“每一所”“每一个”的初心,我们希望市中的每所学校都好,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好。于是我们就有了招募项目学校的想法。”烟文英告诉记者,三年时间,围绕如何撬动城郊学校内源性发展动力,他们找到了科学的规划、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立场、问题导向的行动策略等三个支点。

“好的学校发展规划是GPS。通过探讨交流、科学定位、外出考察等方式,校长们找到了适合本校发展的办学理念。”烟文英表示,工作室建立了定向研讨与个别化指导的研究分享机制,每学期都要到一所学校开分享会,通过听、看、问,分析、研讨、诊断学生立场是否偏离,对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工作室还推出了一对一指导,定点跟进,共享优质教育的发展成果,“通过组建‘让学习真实发生’跨校主题研究项目,帮助老师走向专业发展之路。”

从确立育人目标,到“让学生真正走到学习的中央”,3所学校也找到了适合本校的特色课程。小庄小学校长赵燕结合本校校情设计了“行知课程”;魏华小学则构建“美好”课程群;东河村小学则通过“行思课程”对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开设艺术、健体系列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闪光点。

B

“新理念”融入学校血脉城郊学校有了“新样态”

“同学们,让我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验证一下这条规律。”在小庄小学教师孟彦执教的《商的变化规律》的数学课例上,同学们讨论交流、登台展示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课堂的主角。伴随着系列课程改革,小庄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发生着转变,也见证着学生的成长。

在东河村小学“行健课程”展示中,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与会来宾的阵阵掌声。学校校长刘庆林介绍,学校目前开设了书法、绘画、创客、3D打印、非洲鼓等特色课程,每名学生在特色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的学生走上了省会大剧院的舞台,还有的在全国比赛中取得名次。

“虽然3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切入,但不管以何种方式表达,都揭示了一个重要思想,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也用行动说明了,如果只有外部力量的推动,而无学校办学主体的自觉意识与理性思考,则一切推进都是缓慢的。”王念强表示,3所学校所取得的成果也印证了办学理念是有实践指导性的,必然会坚定地指向行动,3所学校将办学理念转化为教育现实的关键路径,并通过文化、课程、课堂的设计,使新理念真正进入到实践环节。

在具体实践中,小庄小学对学校文化新样态进行了整体建构,将学校带入新的境界。东河村小学让理念成为重构课程的引擎,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了统整再造,让课程具有无限张力和无穷魅力。魏华小学让办学理念成为撬动课堂变革的支点,让理念的实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让课堂悄然发生着变化,也让师生发生着变化。3所学校均在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形成自己学校的育人系统,有了自己学校特制的教育。(本报记者 史春勇通讯员董国华)

新闻推荐

济南市中区教体局举行中小学生游泳联赛

本报讯(记者史春勇)近日,市中区中小学生游泳联赛在济南育秀中学举行,本次比赛由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济南市市中区...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