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儿女多壮志观展触景抒豪情

济南日报 2019-10-11 20:38 大字

10月10日,成就展迎来众多参观者。(本报记者 张一 赵晓明 摄)

84岁的老人观看老照片。

市民打卡成就展。

百姓大舞台综艺团在成就展现场进行表演。

A 老报人集体观展——

忆苦思甜话往昔薪火相传向未来

10月10日15时,小雨初歇,热情难抑,济南日报报业集团30余位离退休老同志来到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家国同梦70年——济南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展”,回忆过往,见证变迁,展望未来。

“这是《新民主报》《济南工人报》《济南晚报》,每一张都凝聚了老报人的艰辛付出。”参展现场,82岁的李庆臻指着墙上挂着的《济南日报》的“前身”,难掩激动之情。这位“老报人”谈起报社当年筚路蓝缕的风雨历程感慨万千,“当年去周边农村和县城采访都是步行或者蹬自行车,带着干粮出去就是一天,但是我们干劲很足,热情很高,”李庆臻说,“想想过去,看看今天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我们城市和国家正一步步地前进,真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发光发热,尽自己所能帮助年轻人,把接力棒稳稳地交到下一代人手中。”

“10月2日,我就跟家人来过一次了。”济南日报社原党委书记、总编辑孙兴振回忆起上次的参观,仍激动不已。令孙兴振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济南市发展中工业类的展示。“新中国成立前,济南啥都没有,食品加工已经算是大行当了。后来机床一厂、二厂、三厂的兴建,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济南工业有了很大起色。直到现在,济南仍是大型机械加工业的排头兵。”孙兴振表示。

“这次展览生动再现了济南70年的发展光辉历程,在如此短的准备时间内举办出这样高规格的展览,效果和规模都让我非常震撼。”在成就展现场,谈到参观感受,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离退休党总支书记、集团原总编辑肖国防激动地表示:“我从20多岁开始在济南日报当记者,展览中很多历史发展时刻我都亲身经历过,感触深刻,也颇为自豪。透过这次成就展,看到济南市70年来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见证了近年来济南产业结构更加全球化、更加凸显时代引领性,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让每一个参观者感受到泉城济南的繁荣昌盛。” (本报记者 刘阳)

B 亲历者现场讲解——

线网织密道路畅泉城扩容天地宽

昨天上午9点50分,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市委老干部局巡视员隋志勇指着“二八”自行车为身边的年轻人讲解着。这是隋志勇带领民营企业服务队高新二队队员,参观“家国同梦70年——济南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展”现场时的一幕。参观结束时,令他感触最深的是济南这些年来的飞速发展。

今年57岁的隋志勇,1981年就来到了济南,在他的记忆中,当时的济南交通极不便利,市区只有10条公交线路。“我住在纬八路,单位在建设路南头,大概4公里的距离,那时候得先走20分钟去公交车站,再坐半小时4路公交车,下车后还得走一段,单趟至少得用一个多小时。”隋志勇表示,当时的公交车发车间隔很长,有时半个小时等不来一辆车。

“那时候,历山路以东、经十路以南、纬十二路以西都是庄稼地,北园大街以北是藕池。”隋志勇表示,当时市区面积小、道路窄,乘坐公交车出行远不如骑自行车方便。

然而,当时自行车是凭票供应下的奢侈品,多数人只能“望车兴叹”。“如果谁家有一辆凤凰牌或永久牌自行车,就相当于现在拥有一辆中高端汽车。”隋志勇回忆,直到1987年,他拿着同事让给他的自行车票,花费130多元买了第一辆自行车。

“那会儿骑自行车20多分钟就能从家到单位。”隋志勇说,买这辆自行车用了他两年的积蓄。正因为自行车来之不易,所以当他看到这些“二八”自行车时感触颇深。

30多年来,伴随着城市扩容,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二八”自行车向九十年代的摩托车、本世纪的电动车、小汽车转变。“交通工具的改变体现了城市的发展。”隋志勇说,现在市区面积比上世纪80年代扩大了几十倍,原来的庄稼地、藕池都被高楼大厦代替。

如今,隋志勇的出行方式仍然是以公交为主,不同的是,此时的公交线路四通八达,仅需几分钟便可等来一辆公交车。“现在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解决了大家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隋志勇表示,多种交通方式结合,真正实现了出行便利。

“再过几个月就能坐地铁上班了。”隋志勇向记者介绍,目前轨道交通1号线已正式运行,轨道交通3号线处于试运行阶段,其他轨道交通线网也正在紧张建设中。随着轨道交通的加速建设,连线成网,一个“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逐渐展现在市民眼前。(本报记者 王希涛)

C 司法人感受震撼——

美好生活靠奋斗立足岗位作贡献

“观看展览后,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昨天下午,历下区司法局组织40余名工作人员来到“家国同梦70年——济南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展”参观。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者,要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展览太震撼了!”历下区司法局建筑新村司法所所长张梅瑞告诉记者,一幅幅图片、一个个物件、一段段视频直观细致地展现了济南发展历程和沧桑巨变,凝聚着各行各业一代代济南人的心血和奋斗。“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无比骄傲,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感到无比的信心!”张梅瑞说,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普及法律知识、管控重点人群、化解矛盾纷争、维护社会和谐是职责所在,今后,她将把对伟大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转化为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内在动力,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奋发作为,筑牢司法行政基层根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展览中的老物件让57岁的龙洞司法所所长闫学才回想起当年。“肉、蛋、白糖都要凭票购买,谁家有辆自行车那可了不起。”闫学才12岁才第一次见到自行车,对比现在,亲朋好友家家户户都有机动车,出门自驾方便又快捷,“日子真的不一样了。”闫学才笑着感叹。

“体会到现在的和谐美满,更加感谢老一辈的牺牲和付出。”社区矫正工作科科员杜金秋在济南长大,展览中的地标性建筑百货大楼、泉城广场、天桥、动物园等都满载了他的回忆,“有一种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奇妙感觉。”他说,希望通过自己这一代人的努力,让济南实现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好的生态环境。(本报记者 刘晓群)

D “老外事”带队参观——

时光隧道看变迁精准服务促发展

“没想到在成就展能见到这张珍贵的老照片。”一张济南与美国萨克拉门托市结为友好城市的照片,让张铁军久久伫立。对这位曾从事外事工作20余年的“老外事”来说,这张照片不仅是济南国际化进程的见证,更让他忆起自己在外事岗位奋斗过的影子。

昨天上午,张铁军以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高新一队队长的身份,带领全队人员参观“家国同梦70年——济南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展”,在“时光隧道”中亲身感受济南70年巨变,激发昂扬奋进力量。

“很激动,满眼都是国家的发展,济南的变化,也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奋斗、继续奋进。”张铁军说,“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从2019年回望1949年,济南的发展和迭代都‘藏’在这个展里,珍贵的老照片和老物件都是最真实的记录者。”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实体经济就是它深埋地下的根。“就像我们服务队,要深入倾听企业的心声和呼声,出谋划策、精准服务,为城市成长的根脉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成就展也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再出发。”张铁军说,“我们要珍惜与民营企业‘打交道’的这两年时光,扎实履行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使命担当,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本报记者 卢虹)

新闻推荐

综合实力26位,绿色发展22位,投资潜力45位,科技创新50位,新型城镇化44位历城区再次入选全国“五个百强区”

济南陆港大厦规划图10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历城区再次入选全国...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