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白马山小学着眼学生终身发展65年守护一颗“初心”

济南日报 2019-09-29 11:35 大字

语文学术研究团队进行论坛交流。学校鼓号操多次在全市摘得荣誉。 戏剧进校园活动

1954年,济南市白马山小学的前身济南铁路职工子弟第六小学正式成立,65年风雨兼程,学校历经从平房到楼房的现代化建筑校舍之变,由简陋走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之变,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教育发展目标之变,由追求分数到素质教育再到“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之变。65年的教育巨变令人应接不暇,但纵有万般变化,学校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却一直没有变,当初教师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备课、批作业,课后家访;现在条件好了,教师工作更努力了,白天忙着上课、批作业,下午放学后,则继续坚守在课后延时服务的讲台上……秉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践行着做一名“四有”好教师的教育初心。

从“一穷二白”迈向“规范”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那时候条件艰苦,没有楼房,课桌椅质量也较差,学生坐在凳子上会发出吱嘎声;根本没有宽阔的操场,更不要说专门的图书室和实验室了。”谈及学校建校伊始的情形,学校一退休老师表示,那时候物资比较匮乏,数学课没有任何教具,只有一把直尺,还是老师自己出钱购买的;语文课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参考资料,上课就凭教师个人经验与发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学校有了幻灯片,一下课学生就会围过来,像看西洋镜一样说个没完,后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也迎来了巨大变化,教学挂图、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逐步装备到教室,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教学成为历史。”学校校长毕玉长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普九”进入攻坚期,“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了社会共识,校舍改造掀起了热潮。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白马山小学正式告别平房,搬入了崭新的教学楼。

2001年,白马山小学成为全市首批规范化学校,2004年学校由铁路系统划归市中区教育局管理。随后,市中区不断加大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学校发展迈入快车道,2006年学校又加入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行列,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过去,教室里除了讲台、黑板和桌椅就没有其他的设备了,如今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还配备了电子白板,专用教室配置也十分齐全,有专门的音乐室、美术室、微机房等,和过去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学校教师贾丽蓉告诉记者,1988年到1992年,她在白马山小学度过了6年的小学时光,那时候学校教室还是平房,操场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操场,2003年等她回到学校任教时,学校已经搬入了崭新的教学楼,“再后来学校又有了200米的塑胶跑道,学生还穿上了区里给配发的免费校服,学生们的学习条件越来越优越。”32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每一个孩子都有适性的跑道

伴随着学校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学校育人理念也迎来了大升级,由过去单纯追求分数变成了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成为主旋律,多样课程也让学生成长有了更多的选择……

2006年,白马山小学便将国际数棋引入校园,同年8月即摘得全国国际数棋比赛一等奖。之后学校不仅成为全国“国际数棋科普实验学校”,更是屡屡在各类国际数棋比赛中斩获一等奖,成为国际数棋界的“领军”学校,吸引众多名校前来“取经”。虽然地理位置没有优势,但白马山小学却因为“国际数棋”,拥有享誉全国的知名度。

“教育是‘鞋’,学生是‘脚’,‘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毕玉长告诉记者,学校教育要让不同的孩子都受益,那就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课程符合每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养料”许多家庭给不了,这就需要学校挑起这个“重担”。“于是,学校利用3年的时间‘折腾’出了32门校本课程,供847名学生去选择、去体验、去成长”。

多样的学校课程如同一桌“满汉全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情况进行自主选择。32门校本课程分为学科拓展类、综合实践类、科学探究类、艺术类、体育类五大主题,既有学校特色课程,如筝之韵、棋之趣、劳之乐、快乐足球、小白马剧团,又有新增设的纸艺、小白马记者团、走近名著等多个课程。

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探索生活化劳动技术课堂研究,带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近年来学校实践教育的经验不仅在全市进行了交流,还吸引了其他地市组织学校领导来学校参观学习,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委联合拍成专题片在全国进行推广。一门门丰富而精彩的课程为孩子提供了适性的跑道,在选修学习过程中唤醒了自身的能量。

教师自组织带来专业成长

集团教师争做品质教育的行者

2014年3月,白马山小学又承担起了新的历史使命,白马山教育集团正式成立,丰齐小学和郑庄小学先后成为集团成员校。“三个校区比较分散,结合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各校实际,从组建集团开始,我们便紧抓师资队伍建设不放松,进行了‘基于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城乡教师互助共同体研究’。”毕玉长告诉记者。

在这一过程中,白马山教育集团打破原有的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固有模式,通过建立教师自组织,实现教师由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学校先后成立了以李凤梅为首的班主任工作研究团队、以张庆贺为首的少先队建设团队、以范敏、张晓爽为首的语文学术研究团队、以张珩为首的戏剧艺术表演研究团队等自组织团队,通过多层次的教师参与、平等互动的交往、分享,实现了自我业务水平的提升。

一个个专业而又充满活力的教师自组织,在提升集团教学品质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语文学术研究团队的“行者”自组织,他们立足课堂和课程实施,充分带动了集团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每一次全区有重大活动,我们都是三个校区师生统一行动,并给予更多城郊学校学生登上‘大舞台’的机会。”张晓爽告诉记者。

此外,学校教师李凤梅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丰齐校区开设了心理咨询课;张太平通过无线电测向训练、航模科技活动,帮助丰齐校区开设科技探索课……在此基础上,白马山校区的“劳之乐”实践研究课程、“快乐足球”等一系列特色品牌课程也输入到集团其他两个校区,真正实现了集团成员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本报记者史春勇)

新闻推荐

千人合唱颂祖国济南老年人大学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9月28日上午,济南老年人大学操场上歌声嘹亮,掌声...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