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设者讲述“电通”背后的故事
9月28日,一群中铁电气化局的参建员工也来到3号线通车现场,同大家一同品尝胜利的果实。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小蓝”顺利通车,与这群人在背后的默默付出是分不开的。
喜悦背后从来都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地铁建设者都知道洞通、轨通、电通、车通的“四部曲”,但外行人很少能知道电通的过程有多难。
时针拨回到今年3月,因为3号线北边的济南东主变电所不具备投用条件,建设者要从南边齐川主变电所跨越两个供电分区向济南东车辆段送电,实现“南电北送”,从而实现了全线交流的“电通”,为5月20日首列电客车进驻车辆段静态调试和上线动调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电通”,最关键的是变电所施工。当剩余的5个大型混合所、7个降压所“一”字摆开同时展开施工时,中铁电气化局项目经理贾韬烈果断决定成立设备就位、电缆敷设、接续布线、电气试验四个小组,展开流水作业,提高施工工效。正是这一正确决断,让变电所的施工进度奇迹般地突前,济南东车辆段变电所更是实现变电所房屋没有盖好之前,设备安装就已经到位的先例。
“电通”,最考验的是接触网施工。测量队必须紧跟土建或铺轨,挺在前面,要面对交叉作业环境,利用GPS,采用复杂的无轨测量技术,为后续轨顶打孔安装提供精准定位。接触网专业的零配件多达500多种,且“傻大笨粗”,轨行作业车不具备上线条件时,只能靠“梯车大军”解决。建设者淋漓尽致地发扬了“见缝插针、找缝插针、造缝插针”的“三针”精神,接触网专业在队长张衡涛、孙波的带领下施工作业突飞猛进,为后续全线接触网受电打下坚实基础。
“电通”,最难啃的硬骨头是环网电缆敷设。一盘六七吨重的电缆从运输到展放,再经上翻、下穿、固定、进变电所,颇费时间。尤其是电缆进变电所,过夹层,爬竖井,空间有限,极尽折腾,地滑轮、绞磨机等工具无所不用。拿着《环网施工百日作业计划》,施工者现场作业24小时连轴转。孟家庄站至龙洞停车场区间,1万多米环网电缆一晚敷设完成,创造了奇迹。就这样,他们完成了环网电缆敷设134.3公里。
最终,中铁电气化局项目部提前48小时实现全线交流“电通”,“南电北送”顺利完成,为后续“小蓝”上线联调联试和顺利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戴升宝梁汝潇)
新闻推荐
3号线车厢内配备了USB充电口。9月28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行。实地探访中,记者发现,3号线地铁车辆皆设...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