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大企业如何培育新动能
新一代科技革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图片来自网络)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被一些‘重大新闻’所包围,比如贸易战、去杠杆、技术领域激烈交锋等。”日前在济南举行的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良说,相信大家都有一个非常强烈而又直观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
在这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时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会变,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版图会变,全球经贸秩序和治理体系也会变。在这一背景下,大企业如何承担新使命、培育新动能、实现新突破?张玉良谈了自己的观点。
红利消退强者恒强越发明显
大企业目前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在张玉良看来,首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活跃因素。
近代以来,历次科技革命都极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写了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布结构。
当前,科学技术处于新一轮大变革、大发展、大跃升的阶段,特别是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创新科技正在快速突破,并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各行各业。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深刻重塑着产业竞争格局。”张玉良说,这对大企业而言,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当然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过去很多年,中国很多企业依托宏观经济和相关行业高增长的红利,百花齐放、快速成长。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不少企业感受到了压力。
一方面,很多行业高增长红利逐渐消退,进入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部分行业市场总量甚至开始萎缩。另一方面,很多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强者恒强现象越来越突出。头部大企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其他大部分企业都觉得比较困难,近几年的股市反应已经非常明显。
机遇面前不确定性日益突出
不是只有挑战,还有机遇,比如强大的国内市场不断崛起。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初步形成全球第一大统一的国内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4亿人口中,有4亿多中等消费群体,全球最大。另外,我国还有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培养的人力资源,以及超过1亿的市场主体。强大的国内市场为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这些变化都是前所未有的。
只是机遇面前,巨大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因素交织影响下,白马企业爆雷现象频现,甚至一些老牌大企业,在重大利空打击下短时间内就丧失了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
今年4月,张玉良去华为讨论战略合作,对方负责人讲了个故事:华为总部有一个漂亮的湖,他们特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黑天鹅。“黑天鹅代表不确定性,我想华为也是以此来警戒自己,今天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张玉良说。
混改同样适用于
民营企业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大企业如何持续成长?张玉良认为,首先要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来激发动力和活力。
从国有企业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回答了国际的问题,也回答了国内企业自身的问题。
一些省管国企混改后,收入利润增长年均超过50%,也有民营企业混改后,连续几年保持了50%以上的成长。张玉良认为,这种体制机制不仅国企需要,民企也需要。
通过解决所有制的混改,还可以解决企业内部机制问题,这些体制机制相互作用,可以助力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大企业需要有大企业的实力,还要有中小企业的活力,大与小互为促进、融合发展,会激发出新的成长动力。”张玉良说,有些大企业大到不断衰退,有些小企业可能市场社会配置能力不足,大小结合,可以相互促进。
坚定不移向新物种进化
“其次,要高度拥抱科技,就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坚定不移向新物种进化,让创新成为驱动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
张玉良透露,绿地集团给自己定了几年的规划,传统产业要嫁接新科技、拥抱新科技,成为新物种。
一些技术创新完全可以突破传统的天花板,比如城市土地紧张的时候,借助科技创新,楼可以不断长高,全球超高层之乡芝加哥核心区建筑密度超过了20%,那个时候可能就不觉得城市中心区土地紧张了。
“交通技术发展,距离就会被人们淡化。”张玉良说,人们不再计算从甲地到乙地是500公里还是1000公里,他们只计算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特别是国内高铁快速发展,人们发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形态变了,这会深刻改变一切。
“人类技术进步可以改变未来、改变一切。”张玉良说,作为大企业,一方面要有自身的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做好嫁接,主动应用新科技。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第三,要练好内功,改变过去单纯依靠‘风口’吹上天的粗放增长方式,应该借势让‘风口’成为自己的动力。”张玉良说,每天都拥有“风口”是不可能的。
在张玉良看来,现在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筑起强大的内生动力。企业离开内功,想在大变革中快速发展,很难。
还要不断弘扬企业家精神。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化危机为机遇,在不确定性当中注入更多确定性,这是企业家要做的。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自我加压,喊得最多的就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全力改善营商环境,经常每天工作12小时甚至14小时,每周工作7天,这些都值得企业家们学习。
“我觉得企业没有国有、民营、外企之分,关键看有没有企业家精神。”张玉良说。(本报记者 刘彪)
新闻推荐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黄勇:用社会信用体系助推社会治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黄勇表示,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