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在24小时便利店
在济南,每家24小时便利店里都有故事。来去匆匆的人,形形色色的面孔,隐隐约约的心事。有人惦记着赶快吃饱,天一亮还要打拼;有人惦记着把手头的事儿做好,未来才有更大的可能。那么,在深夜,你也惦记着什么吗?
小白在整理货品 新时报记者谢苗苗 摄
如果把镜头对准一个24小时便利店,哪怕仅仅是记录夜班店员值班的时间段,都将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编写“夜间剧本”的正是“你我”。在一个小小的便利店里,能看到夜里出没的人们需要什么,也能看到发展夜经济的济南还需要什么。
时间:7月27日22点16分至7月28日3点23分
地点:济南宽厚里一家24小时便利店
人物:夜班店员2人,收废品大哥1人,不想啃老的小伙1人,辽宁游客1人,代驾1人,送货员1人,借电话的姑娘1人,玩滑板的年轻人若干。
阵雨后
田一说,夜,并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开始;夜,也是济南经济发展的另一种开启。
田一和小白是这家24小时便利店的夜班店员,只不过田一是正式工,小白是暑假兼职工。店铺就在济南最繁华的商圈,世茂和宽厚里中间的东西道上。
7月27日,济南下午刚下过阵雨,夜里也并不凉快,闷热,黏腻。22点16分,我踏进这间24小时便利店,空调的温度足够低,一下子畅快不少。从货架上拿了一瓶苏打水,顺便熟悉下超市的货物摆放区域,因为在接下来几个小时,我会暂时充当一下店员。
田一和小白21点开始接班,第二天7点半交班,在田一的眼中,晚班会更充实,能看到很多有趣的事,能看到这座城市另一种形态。1994年出生的他6月份到便利店,2000年出生的小白则是暑假一放假就从郑州到了济南,她说:“男朋友在济南,爸妈也在这做小生意。”
“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再来!”这两句话,小白说自己也不知道这一晚上要重复多少次。由于对面就是济南一家比较知名的KTV,所以来买东西的顾客以挑选酒水、吃食为主。
补货
田一所在24小时便利店是连锁性质的,就在一条道上开了一店、二店、三店,“四店、五店马上就要开始装修了。”
7月26日,在济南历山名郡社区,同样的连锁店铺正在装修。这个24小时便利店品牌正在济南悄然布局,“要发展夜经济,就得有足够的店铺支撑人们的夜间消费。”田一说。
对于这些,19岁的小白似乎不懂,“我只干活,听不明白你问的问题。”她更关心济南天热不热,等到凌晨两三点时能够吃点什么,“我特别爱吃辣,香辣味的泡面,有一次把店里三包泡椒猪皮全吃没了。”
27日23点28分,老陈开着厢式送货车来了,除了同一条道上的一店、二店、三店需要他补货,还有临近区域的6家店也是他负责。“下午5点多装车,忙的时候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才能收工。”目前这个品牌在全市布局了近40家连锁店,4辆车负责补货。“店铺还在不断增加,我们每个月都是有目标的。”老陈说。
“这次补的货相对还少一些,昨天把门口那儿堆满了。”小白说。我数了数,各种货物加起来有五十多箱(提),搬运货物时,豆大的汗珠从田一的额头渗出来。
夜里,人们到底会需要些什么?大概是和白天一样。
零点后
28日零时刚过,收废品的刘大山掀开了便利店的门帘,他蓬头垢面,衣服上散发着汗臭味,趿拉着鞋直奔泡面区,熟门熟路地付了钱、接了热水,端着泡面桶坐在了门口的休息区。在这个夜晚,刘大山最为特别,和那些衣着光鲜的小年轻们相比,他属于另一个群体,比在他之前一次买两桶泡面的夜间保安员还特别。
刘大山跟我说,这是他的第四顿饭,店里各种口味的泡面快吃过一个遍了。一天能收1000多斤废品,一斤挣2毛,从早上9点到夜里24点能挣200多块钱。泡面期间,刘大山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递给我,我连忙说:“不抽,谢谢。”他说,他见过夜里很多女生抽烟,只是下意识的动作。我在便利店里也注意到,如果说卖得最好的货品是什么,香烟能排在一二位。
就在刘大山狼吞虎咽时,正对面坐下一个年轻小伙,捧着一碗干拌面,同样是掏出烟,递给刘大山一根,“同是天涯沦落人,都不容易。”小伙刚结束和朋友们在KTV的聚会,他说,自己家在济南,还算有点儿钱那种,但又不想靠着家里,想打拼一番。但现实是每个月四五千元的工资,“光在对面KTV一个月就得消费四五千。”
刘大山和年轻人吃完面相继离开,一群十八九岁的少年在下半夜抱着滑板出现在便利店门口,其中一个人进店买了一包牛奶和一瓶矿泉水。便利店的顾客依旧不断,“欢迎光临”……
田一说,夜间的便利店,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休息站,一个转换站,一个能量补充站。
便利店门口边设置的简易吧台几乎没空过。小白建议我,“你坐下就不要动,要不一会儿没地儿坐。”一个大哥买了瓶啤酒坐在那儿发呆,中间只看了两次表,待了小20分钟才离开。
田一说,有些人经常来,从一进门的瞬间他就知道他们要什么。一个开跑车的年轻人经常来店里买娃哈哈,有的时候一次会全买下来;一个老人每天来店里买罐装的崂山啤酒,每次两罐,缺货的时候店员们就会主动给老人留下,就等着他光临。
早饭
7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在微博上创建了一个投票:“对于夜经济,您会有哪些建议?”这源于近两年多地出台“推进夜经济发展”的举措,近期北京、济南出台了新政策,其中北京提到延长地铁运营时间,鼓励发展24小时书店、24小时便利店。1205人参与了投票,其中有706人选择“24小时地铁、公交”,181人选择“24小时书店”,273人选择“深夜食堂”,剩余的人选择了其他。
代驾师傅王青松在28日1点多走进了便利店,他买了一桶泡面。他跟我聊了几句,“如果让我选,我选公交延长运营时间,毕竟我们这个行业还挺需要。”
时隔一小时后,店里来了一位捂着肚子、穿着酒店一次性拖鞋的男人,“请问附近有没有24小时药店?”对这个问题,田一和小白没能回答出来。我说在趵突泉西门有一家,骑车大概10分钟。“10分钟?算了!”男人显然有些失望。我建议他,胃不舒服吃点苏打饼干,买瓶苏打水。“您从哪里来?24小时药店多吗?”“辽宁,应该是有,但应该也不多。”
凌晨2点,我实在扛不住饥饿,缠着田一和小白吃“28日的第一顿饭”。田一的回答是,把送来的货物理清,该上架的上完了,早上煮茶叶蛋、关东煮的锅刷好了,才能吃饭。“不要小看我现在在做的事儿,以后也是要准备和对象开 一家夫妻店,如果现在的店能放开加盟,我们就加盟,24小时营业,这是趋势,也是需要。”
送货的老陈也说,他供职的24小时便利店的目标是快速布局,要在济南开300多家店。
就在我吃泡面的时候,一个女孩挠着头向我走来,“姐姐,我能不能借你手机打个电话?手机没电了。”她小心翼翼地说。“这个点儿了,为什么还不回家?”“玩儿。”
凌晨3点23分,我跟田一和小白说了再见,俩人依旧在忙着迎来送往,忙着整理货物。28日的第一顿饭,他们还没抽出时间吃。(文中人物姓名均为化名)(新时报记者谢苗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万德方7月26日,2019首届中国(日照)国际茶博会开幕。日照国际博览中心内人流如织,前来参展的本来生活展...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